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2、知道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操作和推算,让学生体验、联想,建立1千米长的观念。(三)情感与态度感受千米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重点:1、建立1千米长的`观念。2、熟记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并进行初步的应用。教学难点:建立1千米长的观念。课前活动:1、请学生沿100米跑道走一走,记录走完100米所需的步数。(一步大约是半米,100米大约走200步)。2、以小组为单位测量学校内从哪儿到哪儿的距离大约是100米。(从学校大门一直到南墙之间的距离大约是100米。)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软尺。教学过程:一、多元复习、需求导入(一)多元复习1、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课桌有多高吗?先估计一下,再用软尺测量。2、咱们上课的教室有多高呀?谁来估计一下3、大家在回答问题时,用到了两个学过的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会用字母表示吗?板书:米m,厘米cm(二)需求导入1、(出示图片)北京到天津的距离能用米和厘米作单位吗?用厘米做单位是12000000厘米,用米做单位是120000米。2、读一读,说说读这两个数时的感受。(预设:不会读、数太大了)3、谁能换一个单位表示?读一读,说一说感受。(120千米,数比较小,读起来容易。)(预设1:能,可以换成千米。出示:120千米。)(预设2:不能,不知道。引导:可以用千米表示。出示:120千米。)二、利用体验、认识千米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千米也是国际通用的长度单位,你们知道它还叫什么吗?会用字母表示吗?板书:千米(公里)km2、了解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1)同学们说一说在哪儿见过或听过千米这个长度单位?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教学内容: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36—38页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动手操作、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点的过程,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长、宽和正方形的边长,能说出长方形和正方形边和角的特点,能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2、使学生能体会到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特点的过程,尝试反思认识图形的过程和方法,积累学习经验,培养观察、比较和抽象图形的初步能力,发展空间观念。3、使学生感受图形来自现实世界,现实生活里充满几何图形,培养认真观察、比较和相互交流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2、形成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空间观念。课前预热:交代一下有哪些工具。把方格纸夹在数学书第一页。在我们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平面图形,在教室里找找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呢?是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在生活中最常见了。老师也找了一些,让我们乘着动听的音乐,一起走进美丽的图形世界。老师发现三()班的同学们都很善于观察。就让我们带着善于观察的眼睛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刚才的画面中既有长方形又有正方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板: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过程:一、猜测长方形特征:引导学生从边和角两个角度进行研究。老师这儿还有一些平面图形,都是四边形,这是……(长方形),这是……(正方形)。你能从中找出所有的长方形、正方形吗?(请一人上台)回答错误时:有没有不同意见?/回答正确时:和你想的一样吗?老师想采访采访你,这些图形大小不一样、形状也不一样,为什么都是长方形,你是怎么想的?它们是否具有共同的特征呢?让我们听听其他同学的想法,好吗?预设:②学生可能说长方形是长的。②学生可能说长方形一条边长,一条边短。请你来指一指长边在哪?短边呢?你不仅关注了边,还注意到长方形有的边长、有的边短>>在他指的过程中你有没有发现长方形有几条边啊?我们一起类似数一数哪四条边?2条长的边怎么样?短的边呢?(板书:边、长边、短边)。像这样的两条长边我们可以叫一组对边,还有一组对面你发现了吗?谁来指一指同学们发现长方形长边相等,短边相等,我们可以简单的说是对边相等。③除了边还可以观察哪个角度?生:角是直直的。请你指一指哪个角是直直的?还有补充吗?像这样直直的角我们给他个名称,叫什么角?(板:长方形的特征)小结:(指着板书说)同学们想到了长方形有这些特征。二、验证长方形特征。这些是我们用眼睛观察到的,是不是这样呢?有办法验证吗?请大家从学具篮中,拿出长方形纸片,举起来。在操作之前,老师想给大家一些建议。(屏幕展示:温馨提示)(教师点读:先……再……)有想法了吗?好,开始。(学生独立操作)反馈:下面,谁先来说说你是怎样验证长方形边的特征的?

哲妍****彩妍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