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业建设的实施计划 篇一:专业建设实施方案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加强专业建设与改革,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建院以来,学院建成了涵盖理工、农、医、财经、信息科学、建筑、艺术、航海等12个门类,共54个专业,初步形成了专业门类齐全、种类较多的专业结构布局;并建成7个国家重点建设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示范专业。但是,依据学院专业建设调研情况(见附件1),学院专业建设尚存在专业结构不合理、优势不强、特色不够明显、与区域产业对接不高、社会服务能力较弱等问题,影响了学院的内涵发展。为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教学改革要求,按照2011年下半年工作要点,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全面培育学院专业特色,特制订本实施方案。一、总体目标围绕“蓝黄”两区发展,贯彻落实教高?20xx?16号、教高?20xx?8号、教高?2010?27号、教职成?20xx?9号等文件精神,以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为中心,以内涵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专业建设,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培育专业特色,打造国内、省内知名品牌;并根据山东省高等教育内涵提升计划启动情况,力争年内创建省级特色专业1~2个。二、工作任务(一)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围绕“蓝黄”两区发展,针对纺织家纺等六大支柱产业,定期开展专业调研,建立专业调整和优化机制,逐步形成规模适宜、结构优化、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专业发展格局。1.深入行业企业,扎实开展调研各二级学院深入职能部门、行业企业、人才市场、同类及中职院校等,对接好魏桥集团、西王集团、盟威集团等区域重点企业,针对区域行业发展、企业人才需求、全省同类专业布点、毕业生就业等要素,通过问卷调查、电话访谈、文献查阅、现场调研等方式,面向行业企业专家、管理操作人员、毕业生、同行等对象,制定年度专业调研方案,开展扎实有效的调研,撰写20xx年度专业调研报告。2.强化优势专业,培育专业集群根据在校生规模,围绕护理、机电一体化技术、会计电算化、会计、工程造价、数控技术、应用化工技术、物流管理、建筑工程技术、生物制药技术10个专业,扶持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技术、软件技术等专业,通过集中投入、内涵建设等途径,在全院打造医疗卫生、制造、财经、土建、化工、生物、电子信息、交通运输等专业群。3.调整弱势专业,优化专业结构对于招生规模小、特色不突出、服务能力差的专业,如应用电子技术、园林技术、装潢艺术设计、旅游管理、空中乘务、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工业分析与检验等8个招生人数最少的专业,给予调整。对于生物技术及应用、现代纺织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口腔医学技术等招生处于下降态势的专业给予改造。4.对接产业发展,积极设置新专业依据产业调整方向,进一步抓好制造类、材料类、新兴技术和现代服务类等新专业的开发工作。做好冶金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石油化工生产技术、汽车服务技术与营销专业4个新上专业的前期准备工作。继续抓好魏桥铝电冶金学院的建设工作,在新上冶金技术专业的基础上,数控技术专业设置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方向。根据专业调整情况,力争2012年新上专业3~4个。5.适应文化建设,推动专业改造对接山东省及滨州市文化强省强市建设,建筑工程学院调整装潢艺术设计和室内设计技术2个专业的培养方向,面向滨州民俗工艺产品出口企业,培养民俗产品工艺设计人才。工商管理学院针对区域内旅行社、饭店、旅游景区等企业需求,积极开拓专业方向。护理学院根据社区服务业发展,在护理专业设置家政服务、老年护理方向。基础教学部做好社会体育专业的设置工作。(二)打造品牌特色专业推动护理、机电一体化技术、会计电算化、会计、工程造价、数控技术、应用化工技术、物流管理、建筑工程技术、生物制药技术等10个优势专业及其他骨干校重点建设专业,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师资队伍、课程和实训基地建设,争创精品课程群、教学名师、特色专业、教学团队等内涵品牌,打造专业特色,力争年内创建省级特色专业1~2个。1.明确建设重点,落实目标任务机电一体化技术、护理、会计电算化和建筑工程技术等4个强势专业要进一步落实建设任务,增强实力,扩大规模。现代纺织技术、生物技术及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3个专业统筹考虑招生萎缩的实际情况,拓展专业方向,在骨干校投入上要尽量兼顾专业群,开拓企业技术研发、社会培训、成人教育等领域,增强社会服务能力。2.利用实训广场,加大实训投入要利用骨干校和实训广场建设平台,提升实训设备技术水平,科学规划实训室和实训基地,使重点专业生均仪器设备值不低于6000元;与企业合作,因地制宜,引进企业资金、设备和技术,设立研发中心,开展产品生产,体现真实职业情境。3.加强师资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开展师资队伍现状调查,摸清优势专业的师资水平。引进和培养一批技术

一吃****仕龙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