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分数乘法教案 分数乘法教案实用(15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分数乘法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分数乘法教案1本课题教时数:本教时为第1教时备课日期9月16日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乘法可以表示的意义,进一步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分数乘法以及分数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重难点计算发则的掌握和计算能力。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备注一、揭示课题二、整理分数乘法的意义和法则三、计算练习五、小结六、作业交代复习要求1、复习题1×15和12×都是怎样的两个数相乘?分数和整数相乘可以表示的意义有哪些?分数和整数相乘怎样计算?×使什么数乘什么数,可以表示什么意义?分数和分数相乘怎样计算?归纳说初分数乘法都可以怎样计算?通过所举的三道乘法例子,我们弄清了本单元分数乘法意义和计算方法的这些内容。结合提问板书成下表:内容举例意义计算方法分数和整数相乘×1512×可以表示求几个相同分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也可以表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使多少分子相乘的积作为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分数和分数相乘×可以表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使多少。练习三道题。2、复习21、复习32、复习4前三题上下练习第一小题怎样算比较简便?第二小题先算哪一步?为什么先算乘法?第三小题为什么先算加法?小结。3、复习5说明怎样简便?为什么?复习34后三题6课后感受学生练习的密度可稍加强。分数乘法教案2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3.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与分数相乘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教育训练点:教学重点、难点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教学准备:1.每人准备一条约10厘米长的纸条;2.每人准备5张长方形的纸。教学过程:一、探索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1.先让学生读一读教科书的一段话。再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一张纸条,按照例题所述剪一剪。剪好后,师问:怎样列式求“剩下的部分占这张纸条的几分之几?”并根据剪的结果写出得数。1/2×1/2=1/41/4×1/2=1/8学生列出算式后,师问:为什么用乘法计算?引导学生理解,求剩下的部分占这张纸条的几分之几就是求1/2的1/2是多少,与上节课学习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意义相同,所以用乘法计算。折一折,涂一涂3/4×1/4-=?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一张长方形纸,按照教科书的要求折一折,涂一涂。讨论:(1)请你说一说,红色部分占斜线部分的几分之几?占整张纸的几分之几?(2)你能按照上面的方法先涂出1/4,再涂出1/4的3/4吗?做一做:按照上面的方法折一折,想一想,并算出结果。2/3×1/55/6×1/3说一说:你能总结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吗?小结:分数与分数相乘,分子与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与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想一想:此法与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方法有矛盾吗?试一试:1/4×2/33/52/97/8×5/14强调:能约分的要先约分。二、课堂练习1.计算练习。教科书“练一练”第2题。学生计算后观察:分数相乘的积一定小于每一个乘数吗?2.解决问题。(1)教科书第8--9页“练一练”第3、4、5、6、7题。学生完成后,说说解题思路。(2)教科书数学故事“唐僧分瓜”。板书设计: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法则:分子相乘,分母相乘,能约分的要约分。分数乘法教案3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分析分数应用题的方法,会分析关系句,找准单位1。2.使学生弄清题中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正确列式解答。3.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知识迁移的能力。4.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教学重点和难点1.会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正确解答。2.找准单位1;根据问题需要的条件,把间接条件转化为直接条件。教学过程导语:前边我们已经学过了简单的分数应用题,今天继续学习分数应用题。(板书课题:分数乘法应用题)(一)复习铺垫1.说图意填空。(投影)问:谁是单位1?2.说图意回答问题。(投影)问:①谁和谁比,谁是单位1?3.准备题:(做在练习本上,画图列式计算,一个学生到黑板板演。)教师订正讲评。提问:①谁是单位1?③要求用去多少吨就是求什么?少。)④根据什么用乘法计算?(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师:如果把问改成还剩多少吨应该怎样计算呢?这就是今天要研究的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在课题板书前加上稍复杂的。)(二)学习新课1.学习例4。(1)读题找出条件和问题,并问:问题变了,现在?应画在哪?(在线段图中把?号移动。)(2)分析数量关系。

康平****ng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