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四年级上册劳动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四年级上册劳动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四年级上册劳动教案1教学目标:1、学习用陶泥制作南瓜针线盒,感受陶艺情趣文化。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学重难点:有创意地制作针线盒。制作准备:泥,泥浆,雕塑刀。制作过程:1、导入:这个南瓜针线盒是用陶泥制成的,有趣吧!你也想动手做一个吗?2、观察思考说一说,南瓜针线盒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3、实践探索学习徒手成型做南瓜针线盒。看看右边这些作品,它们有什么不同呢?(1、)团泥球提示:将和好的泥巴团成泥球。(2、)捏盒身提示:左手托泥球,右手大拇指从泥球中间插入,与食指、中指相对用力一边挤压泥球,一边旋转,捏成中空盒身。(3、)粘泥条提示:先把泥巴搓成细条状,用泥浆涂抹粘接处后,再把泥条粘在上面,用手轻压粘牢。(4、)做盒盖提示:先用手将泥巴压成扁平状,再用竹刀把它切割成合适的`形状。一定要把它装饰得漂亮点儿。4、思考与实践如果有条件,可将泥制的南瓜针线盒烧制后送给妈妈,她一定很开心,而且还能长期保存。用这种方法还可以做出不同形状的针线盒或其他物品来。四年级上册劳动教案2教学目标:1、学习用彩泥制作会动的小动物。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学重难点:有创意地制作会动的小动物。制作准备:泥,泥浆,弹簧等。制作过程:1、激趣导入小动物当然会动,可是你见过用泥巴做的`小动物也会动吗?仔细观察,看看它们是怎么做的?你知道了吗?2、观察思考你见过梅花鹿吗?说说它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3、实践探索试着做一只会动的梅花鹿。想一想,鹿腿可以用其他的东西代替吗?A、做鹿头把一块泥巴搓成圆球状,捏出嘴巴,再粘上眼、耳、鼻。B、做鹿身用一块泥巴搓成一个椭圆形,再粘上一个小尾巴。C、做鹿腿组合粘接(1、)先把鹿腿粘接在鹿身两侧,用手指轻压并抹平。(2、)再用弹簧把头和身体连接起来。注意:弹簧的两端是分别旋转插入的。D、装饰成型梅花鹿身上的花斑点可以用泥球装饰,也可以用硬的物品压印出花纹。4、思考与实践:你做的梅花鹿的头能摇动吗?想一想,除了梅花鹿,你还可以用这种方法做哪种小动物呢?除了头可以摇动,你还可以让其他部位动起来吗?我老狼的眼睛也会动哦!四年级上册劳动教案3教学内容:课文通过“看一看、说一说|”、“想一想、试一试”,“探究学习”,“学一学、做一做”,“议一议”,“助学提示”,“安全警告”,“评一评”等8个小栏目,指导学生学习钉纽扣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让学生懂得自己的事自己做。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学会钉纽扣,教育学是自己的事自己做,经常保持衣着整齐。2.在感受劳动的乐趣的同时应注意安全。教学难点:学会穿针和打止结。教学准备:针线,布块,双眼扣和四眼扣各数粒,一件缺扣子的衣服,相关投影图片。教学安排:1课时教学时间:xx月xx日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在日常生活中,每当衣服破了,钮扣掉了,书包裂口了,你怎么办?这些事都是说帮你做的呢?想不想自己来学钉钮扣呢?谁定过纽扣,说说你是怎么定的?二、看看说说1.出示各种各样的纽扣。2.说说不同纽扣的钉法。重点讲解双眼扣,四眼扣的钉法三、想想试试1.钉纽扣首先要学会什么?2.学生练习,互教互学。重点模仿穿针和打止结。四、探究学习1.仔细观察课文插图,自学钉钮扣的方法。2.学生自己在布块上练习钉双眼扣和四眼扣3.说说钉钮扣的`注意点:定位,捏紧,对准扣眼进针,用双股线正反面重复四五次,然后打结,剪去多余的线头。4.讨论:正式在衣服上钉纽扣,该注意些什么?1纽扣的位置要对准衣服上的扣洞。可用粉笔做上记号。2进针后,要把针线往上提,不能往旁边啦,以免针尖戳到别人。五、议议评评1.各小组展示钉好的纽扣,讨论:2.钉纽扣时,在定位,进针,打结等操作上各要注意些什么?说说还有什么钉钮扣的方法?以后钮扣掉了,你会怎么做?推选代表说说钉钮扣的过程。3.小组评价。4.小结:钉纽扣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要求学生学会做自己能做的事。六、课外延伸把自己第一次钉钮扣的过程写下来,感受劳动的乐趣。四年级上册劳动教案4简析教材:“缝布袋”一课是“劳动与技术”四年级上册中的手工缝制内容。在小学阶段,关于手工缝制这一内容,在这里是第一次出现。本课教学旨在通过缝制布袋,强调工具针的使用,落实平针针法的技能,体会同学间互助合作的重要性。为了让孩子更好地掌握这一技能,我认为要着重从以下三点入手:第一点,要落实穿线、打结这两个技能;第二点,掌握用平针缝制的技能;第三点:学会收针的技能。当然,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主旨并不仅仅停留在一般的“操作”层面上,它强调学生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操作性学习;强调学生技术操作过程中技术意

雨巷****碧易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