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实用的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3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篇1教学内容:北师大出版社四年级数学上册课本,的内容,介绍电子计算器,运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探索一些数学规律。教学重点:运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单的四则运算。教学难点:对计算器一些功能键了解。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计算器上各种功能键,会利用计算器进行一些四则运算,并探索一些数学规律。教具准备:实物计算器、课件。学具准备:实物计算器、网上“在线计算器”。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1,今天老师请同学们猜一个谜语:小小工具手掌大,不动笔来,不要纸,点点数字和符号,得数它都全知道。它是什么工具呀?你想认识他吗?(课件出示)2,教师展台展示:实物计算器。板书课题:神奇的计算工具【评析:猜谜语是学生喜欢的一项活动,他能激发学生好奇心,它究竟神奇在哪呢?为后面的学习留下了悬念。】二、认识与体验计算器的各种功能键1,请问哪个学生会使用计算器,请上台来展示一下。2,学生尝试性实践活动(展台展示使用过程)。生①:()+()=()生②:()-()=()生③:()×()=()生④:()÷()=()??3、学生在尝试与评价活动中、发现与认识计算器上的各种的功能键,感受到各种功能键的魅力。①开关、清除键。②运算符号键。③数字键。④等号键⑤小数点键?【评析:学生现有的经验是最好的切入点,教师着力引导学生在尝试计算与讨论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到各种功能键的魅力。】三、网上“在线计算器”的应用1、教师引导学生尝试性计算。(1)请同学们在计算器上、输入任意一个自然数(7)→×878→-765→×2→+20xx→-470→÷1756→()结果会怎样呢?(课件出示)(2)请同学们计算第一组同学早餐的价钱。(课件出示)生①:3.00元生②:2.00元生③:1.50元生④2.00元生⑤:2.50元生⑥:2.00元生⑦:2.50元操作过程:输入3.00→+2.00→+1.50→+2.00→+2.50→+2.00→2.00=()屏幕上呈现的15就是结果。2、教师引导学生在计算中感受一些数学规律。(课件出示)(1)1+2+3+4+?+98+99+100=()(2)11×11=121111×111=123211111×1111=123432111111×11111=123454321??学生在尝试计算与讨论的实践活动中获得:(课件出示)第(1)题:就是50个101是多少。101×50=()。第(2)题:积的中间位就是1的个数,如:11111×11111中间位就是5,中间位前面是1234,中间位后面就是4321。以此类推,不需要计算,就知道得数。3、巩固练习:教材第3、4题。【评析:网上“在线计算器”的应用,其实是老师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全班只有10个计算器,不过师生恰到好处地尝试了网上研究数学之乐趣,陶冶学生之性情,使神奇的计算工具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四、本课小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会使用计算器了吗?它是人们生活中常用的计算工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与快乐。同时,我们尝试了网上研究数学问题,对学习数学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知道了数学起源生活,服务于生活,数学原本就是趣味无穷。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篇2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大数的认识》,我说课的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说教材《大数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第七册第一单元2-5页的内容。这部分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个级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高一级的数,让学生明白生活中较大的数用个级来计数是不能满足的,从而理解学习亿以内数的必要性。同时也为学习亿以上的数打下基础。二、说学生四年级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正处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抓住了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在教学中,要有效引导学生亲历知识的生成过程,有效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训练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新课标指出,通过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重要的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结合教材特点及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跟心理特点,认知规律,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三、说教学目标技能目标: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能力目标:理解多位数的读法,在具体情景中能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多位数,体会并阐述多位数读法的规律。情感目标:1、结合实际素材,使学生感受亿以内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2、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和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

贤惠****66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