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大班科学教案优秀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优秀,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大班科学教案优秀1【活动目标】1、让幼儿知道蝴蝶、蜻蜓、蜜蜂的基本特征和习性,知道它们都是昆虫。2、使幼儿了解这些昆虫和人们的关系,教育幼儿爱护益虫,消灭害虫。3、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4、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活动准备】1、各种昆虫的挂图一张。2、操作卡片“各种昆虫”。【活动过程】一、组织幼儿去野外观察并捕捉树上、花上、地上的昆虫。你捉到了什么?怎样捉到的?二、引导幼儿观察昆虫的主要特征及习性1、(出示挂图)图上有什么?它们叫什么名字?是什么样子的?生活在什么地方?吃什么?(蜜蜂、蜻蜓、七星瓢虫等,它们生活在不同的场所:花上、地上、树上,吃花蜜、蔬菜等)2、它们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共同名称叫什么?(有头、胸、腹二部分,二对翅膀、三对足等。都叫昆虫。)3、你还知道哪些昆虫?为什么是昆虫?(螳螂、蚊子、蟑螂、蟋蟀、知了等)三、帮助幼儿分辨益虫、害虫。1、你喜欢哪些昆虫,不喜欢哪些昆虫?为什么?2、昆虫里哪些是害虫?哪些是害虫?为什么?3、蝴蝶是益虫还是害虫?为什么?(教师帮助幼儿正确认识蝴蝶,蝴蝶在幼虫时嫩菜叶等有害处,变成蝴蝶后有传播花粉、可观赏等益处。)4、幼儿操作:每人一张画有各种昆虫的'图片,红笔一支,请儿用"O"划出益虫,"X"划出害虫来。5、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昆虫?(保护益虫,不随便捕捉、弄死。看到蚊子、苍蝇把它们打死,要注意环境卫生,不乱倒垃圾,不随地大小便,不让脏水积聚等等。)【活动反思】有爱心的小安妮因为喜欢昆虫,而去收集死去的昆虫和蜕下的皮,给昆虫自由的生活空间,甚至在梦中,自己都变成昆虫,感受当昆虫的乐趣,以其独特的方式,表达出对昆虫的喜爱。为了让孩子了解昆虫,课前让孩子们收集有关昆虫的资料,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阅读中来。1、注意学法的指导。紧扣“爱”字,突出重点。在课堂上,以“爱”字贯穿全篇课文,在训练语言文字的同时,突出学生思想品质的教育,在学生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渗透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思想。课文的2——5自然段结构相似,都是围绕重点句展开叙述的,要引导学生掌握这种写作特点来学习。在第二课时教学3——5自然段时,我让学生围绕课后问题“安妮很喜欢昆虫,她是怎样做的?”展开学习。首先,我让学生勾画出3——5自然段中能概括写安妮怎样做的句子;然后,具体指导学习第三自然段,她是怎样喜欢收集昆虫的;最后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学习后面的内容。2、阅读的目的是为了有效的指导写作,我抓住第二自然段先概括在具体的写法,让孩子们在自读自悟的基础能够进行仿写,通过检查可以证实大部分孩子学会这一写法。课文的2——5自然段结构相似,都是围绕重点句展开叙述的,要引导学生掌握这种写作特点来学习。整篇文章都是围绕我喜欢昆虫来写,但每个自然段写一个方面。小百科:昆虫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在所有生物种类(包括细菌、真菌、病毒)中占了超过50%,它们的踪迹几乎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大班科学教案优秀2目标:1、通过游戏活动,使幼儿直观地感受到生活中的毛细现象。2、培养幼儿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3、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4、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准备:1、毛巾、海绵、布、吸水纸、纱布等吸水材料及塑料盆若干。2、红、黄、蓝、绿颜色水及红墨水,大白菜叶,细管(医用采血管)若干。3、白色皱纹纸做成的纸花,塑料小碗若干。4、图片(植物靠根须吸水,吸了红墨水的萝卜,生菜等)过程:一、设置游戏环境,提供材料,让幼儿在游戏中发现这些材料都能吸水。1、玩一玩:引导幼儿用教师提供的材料帮水搬家。教师:今天,老师请来许多水,可是它们现在住在小盘子里太不舒服了,它们想搬到宽敞的大盆子里,怎么办呢?它们想考考你们。不用倒的办法,用小盆子旁边的东西来帮水搬家。2、一说:你是用什么办法帮水搬家的?鼓励幼儿说出自己是怎么做的。小结:这些东西都能帮水搬家,它们都能吸水。3、想一想:还有哪些东西能吸水?(那植物能不能吸水呢?)二、教师设疑,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1、“白菜能吸水吗?”请幼儿试一试,将新鲜的大白菜叶放入红色的墨水里,可看到白菜叶渐渐由下向上变红。2、“细管能吸水吗?”请幼儿试一试,用细管去吸颜色水,当细管一接触到水时,就能吸上水。3、看一看白菜发生了什么变化,鼓励幼儿找一找白菜里的“小细管”,掰开菜梆,能看到非常清楚红了的“小细管”。4、幼儿欣赏图片(吸了红墨水的萝

是向****23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