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数学教学心得体会编辑精选.docx / 文档详情
数学教学心得体会编辑精选.docx 立即下载
2025-08-16
约2.8万字
约50页
0
46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数学教学心得体会编辑精选.docx

数学教学心得体会编辑精选.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就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好的心得体会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数学教学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分享。数学教学心得体会1例题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数学概念、法则、性质、定理、方法、思想方法的必要过程,是将数学知识和技能转化为能力的必要途径和手段。有效的例题教学,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数学基本知识的领会和理解,还能促使学生切实形成能力、提升素养、建立科学正确的价值观。所以,如何进行例题设计与教学,是一个值得深思讨论的课题。这些年笔者作了一些尝试,积累了一些认识拙见,现整理出来与广大数学爱好者们探讨商榷。一、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设计情境性例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笔者以学生生活中熟悉的问题为素材设计一些情境性例题,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从而体验数学学习的价值。例1:在大课间活动时,小曹和小慧在操场上突然争论起来。她们都说自己比对方高。这时数学教师走过来,笑着对她们说:“你们不用争了,其实你们一样高。瞧瞧地上,你们的影子一样长”。你知道数学教师为什么能从她们的影子长相等就断定她们的身高相同吗?你能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说明其中的道理吗?(假定太阳光线与地面上影子所成的角度是相等的)以学生生活为背景设计的数学例题,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能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数学、生活中的数学,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世界,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二、结合学生的知识背景,设计探索性例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中的“不仅能主动地获取知识,而且能不断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学会探索,学会学习”的要求,笔者设计了具有自主探索情境的数学例题,这类例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潜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例2:某校举办了一次围棋单循环比赛,即每位选手都与其余选手比赛一局。(1)设参加比赛的人数为n,试用关于n的代数式表示这次比赛的总局数;(2)若n=5,求第(1)问所列的代数式的值,并说明这个值的实际意义;(3)在社会生活中、数学中还有其他利用计算的问题吗?(4)若某选手中途受伤退出了比赛,结果比赛只进行了25局,问有多少人参加比赛?中途退出的这名选手放弃了多少局比赛?由于该问题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适当点拨:设有n位选手参加比赛,中途退出的这名选手放弃了x局比赛,这样,就可以得到,即n(n—1)=50+2x,其中n、x都是整数,且x<n—1。本题是围绕着式子而设计的一道充满观察、归纳、猜想、类比和证明且具有探索性与挑战性的探究性例题,通过递进式的一连串问题,让“自主探索”的能力在的探究中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和发展。三、结合学生的活动兴趣,设计操作性例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动手操作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以剪纸、折叠、设计图案、三角板的摆放等数学活动为背景设计数学例题,这类例题不但能诱发学生的解题兴趣,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意识和实践能力。例3:已知∠AOB=90°,OM是∠AOB的平分线,按以下要求解答问题:(1)如图2,将三角板的直角顶点p放在射线OM上,使PC⊥OA,PD⊥OB,请判断线段PC和PD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图3,将三角板绕直角顶点P旋转一定的角度后,请探究线段PC和PD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3)如图4,将三角板绕直角顶点P继续旋转,一条直角边与边OB交于点D,另一条直角边与射线OA的反向延长线交于点C,请在图4中作出图形,猜想此时PC=PD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本题把线段的证明与学生熟知的三角板操作联系起来,学生通过操作能够发现其中的不变量(线段相等),并对自己的发现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使操作与探索相融,猜想与创新同途,从而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四、结合学生个体差异,设计开放性例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个体间存在差异,其学习方式也有所不同。教师实施有差异性的教学,能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平时教学,笔者常设计一些开放性例题,让学生能够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地解答,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例如在进行全等三角形和相似三角形复习时设计如下例题:例4:如图5,点C在线段AB上,以AC、BC为边在AB的同侧作等边三角形ACM和等边三角形CBN,设AC=a,CB=b,连结AN、BM交于点P,AN交CM于E,BM交CN于F。(1)试尽可能多地找出其中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之间所存在的各种关系。教师提出注意的事项,要求学生多动脑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数学教学心得体会编辑精选

文档大小:46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