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语文教案 【必备】语文教案模板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究和发现的能力。2、通过“读读背背”和填空,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3、以“秋天”为主题展开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教学重点、难点在习作时,能把自己的各种心情表达清楚。最好能使听的人受到感染。教学时间:4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口语交际1、创造情境。语言引述:同学们,这一段时间我们欣赏了五彩缤纷的秋色,聆听了美妙的秋天的声音,感受到秋雨带给我们的欢乐,也体验到在秋阳中放飞风筝的乐趣。在这美丽的秋天里,让我们进行一次快乐的展示会,把你感受到的秋天的快乐与大家分享,好吗?2、快乐展示。(1)展示自己在秋天里做的事情、所拍的照片或画的图画,有的可以张贴在教室四周墙上,全班同学一起观看、欣赏。(2)分组介绍。a、按不同的兴趣自由组合成小组,轮流讲述最快乐的事情,与大家分享。b、选出代表参加班级展示。(3)班级展示。a、各小组代表可用实物投影的方式展示照片或图画,也可以有感情地讲解。b、评选最佳展示员。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习作·指导1、游戏导入,激发兴趣。(1)语言引述:我们学了秋天的课文,读了秋天的小诗,还交流了在秋天中感受到的快乐,下面我们要做一个游戏,看谁了解的秋天最多。(2)比一比谁搜集的描写秋天的词句最多。引导学生交流,帮助学生回顾积累的词句。(3)比一比谁搜集或画的秋天的图画最美。展示图画,为学生习作作准备。2、由说到写,完成习作。(1)说一说你搜集或画的秋天的图画美在哪里。(2)同学们对秋天这么喜欢,那么就用自己的笔写下对秋天的喜欢吧!(3)学生习作,可以用上课文中学到的词语、句子。3、朗读欣赏,修改习作。(1)完成习作后,同桌间互相朗读自己的习作,欣赏同伴的习作并提出修改意见。(2)各人修改自己的习作。4、课后活动。举行一次歌颂秋天的习作展或画展。第三课时教学过程:一、我的发现1、教师引趣:汉语的构词方式非常奇妙。这堂课我们来了解一下有关颜色的词语,看看从中能发现什么。2、教师可先将“黄色”和“绿色”这两组词语卡片贴在黑板上,并把学生分成男女两组,各读一组词语,看谁先有所发现。3、学生交流发现:“黄色”一组词语是由“事物+颜色”这种构词方式组成;“绿色”一组词语是在“绿”字前加上表示颜色深浅的词。再让学生按这两个特点分别组词,丰富词汇。4、让学生读“红色”与“蓝色”两组词语,说说这两组词语在构词上分别有什么特点。5、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说“黄、红、绿、蓝”颜色的词,看哪一组说的词最多。二、读读背背1、教师引述:我国的语言文字非常丰富,有时候人们常常把那些意思相近或意义相反的词成对地用在诗文中,用来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我们先来看看语文园地里的对子歌。2、采用多种方式朗读这两段文字,激发学生兴趣。3、引导学生发现哪些词语是相对的。4、让学生再读这两段文字,并说说读后产生怎样的感受。5、试着背诵对子歌。第四课时教学过程:一、我会填1、口头填空“匆匆地()”“快活地()”。通过交流,激发兴趣,开启思路。2、各人在书上填写。3、读读个人填写的词语,适当组织评议。二、趣味语文1、绕口令比赛。(1)教师引言:下面我们开展一次绕口令比赛,比赛的要求是看谁的口令绕得最准、最快。(2)给学生一定的自读时间,让学生读准、读熟并背出。(3)在小组里先进行比试,选出一至二名最佳选手。(4)各组推出的选手上台开展绕口令比赛。(5)评比后授奖。2、拓展活动。鼓励学生课余搜集绕口令,并熟读成诵,在下一次绕口令比赛中再一显身手。教学反思:本课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法进行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和谐、安全的情境,学生在自主的空间里,自由奔放地想象、思维和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语文教案篇2教学目标:1、用喜欢的方式自主认字15个,学会写8个字。2、通过朗读课文、表演课文使学生感受友情的可贵,培养学生尊重朋友、爱朋友的品质,珍惜朋友的情谊。3、通过质疑、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质疑导入1、听录音:你听到了什么有趣的声音?听出他们是谁了吗?跟着学一学(小猫、小鸭、小鸡、牛、马、老虎、羊等)2、课件(傍晚,周围静悄悄的,忽然传来一阵蛙鸣):同学们,这是什么地方,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质疑(筛选、板书)导言:好吧,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到课文《池塘边的叫声》中去寻找答案。二、读文识字、初浅感知1、初读课文、自主识字(提出自学要求)我们自读课文时,都要做什么呢?学生总结

fu****级甜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