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语文教案篇1【教材分析】《坐井观天》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则寓言,课文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这一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2.理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3.初步理解寓意,通过续写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写作能力。4.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看问题认识事物要站得高,看得全面。【教学重点】懂得“坐井观天”寓意,明白本词含有贬义,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使学生明白课文的寓意;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懂得青蛙错在哪里。【课前准备】课件PPT小鸟和青蛙的图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坐井观天》,知道了故事发生在一个井边,认识了两只小动物,它们是?青蛙在坐在?小鸟落在?同学们的记性真好。今天,我们再一次去认识它们,看看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生字词。1.出示生字词。2.指名读。3.听写。4.检查听写情况。【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检查学生上一节的学习情况,让学生重温上一节的学习内容,为开新课做铺垫。】二、指导学习新课。(一)初读课文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出示朗读要求:青蛙和小鸟为()而争论起来,青蛙认为天(),小鸟认为天()。2.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3.让学生完成填空,并朗读一遍。【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为的是让他们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充分朗读的情况下完成填空,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4.过渡: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认为天无边无际,到底谁对谁错?我们去读读它们的对话就知道了。(二)再读课文,找出对话。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画出青蛙说的话,用“﹏﹏”画出小鸟说的话。2.检查完成情况。3.分角色朗读课文。【设计意图:通过画一画,读一读,让学生初步认知谁对谁错,让学生初步认识青蛙的无知,为让学生弄懂寓意做铺垫。】(三)指导学习三次对话,认识故事的寓意。1.指导学习第一次对话。(1)指导读好对话。(2)了解“一百多里”有多远。同学们,一百多里有多远呢?“一百多里”是很远很远的,也就是围着我们的跑道跑250圈。同学们想象一下,小鸟飞了一百多里,它都飞过哪些地方,都见到了什么?(3)出示图片,让学生明白“一百多里”有多远,小鸟都可能见过什么。(4)过渡:小鸟真厉害,飞过那么多地方,见识那么广,它真了不起。【设计意图:通过图片的展示让学生明白“一百多里”有多远,也让学生指导小鸟飞过很多地方,它认识的也就很多很多,让学生知道小鸟说的话是可信的。】2.指导学习第二次对话。(1)学生相信小鸟的话吗?(学生:不信)(2)出示:“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3)从哪里知道青蛙不相信小鸟的话?(大话)(4)“大话”什么意思?(5)青蛙认为小鸟哪一句话是大话?(飞了一百多里)(6)出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能不能给句子换个说法,但不能改变句子的意思。(“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大话”是什么意思;通过句式训练,让学生知道同一个意思的句子有不同的说法。】(7)小鸟是怎样回答青蛙的?出示:“朋友,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的`很那!”(8)指导读好小鸟的话。(9)“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10)句式练习:无边无际的。出示相关的图片,让学生明白“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设计意图:通过对话练读,让学生明白天是无边无际的,通过句式训练和图片展示,让学生明白“无边无际”的意思。】(11)它们俩的看法为什么如此不同?(12)让学生做实验,把音乐书卷起来,从小孔中看黑板,让学生亲身体验青蛙的眼光狭窄。【设计意图:通过提问,让学生明白小鸟见识广,所以知道的也多。通过实验,让学生能够明白青蛙之所以有如此看法,是因为它见识的少。】3.指导学习第三次对话。(1)出示第三次对话,指导练习读好对话。(2)青蛙和小鸟都笑了,两个动物的笑各是什么意思?(学生:青蛙的笑是愚昧的笑。小鸟的笑是友善的笑。)(3)从哪里看出青蛙是愚昧的?(学生:“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4)指导学生用“一……就……”说话。(5)面对青蛙的无知,小鸟为什么还能那么友善地对待青蛙那

玉怡****文档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