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长城教学设计1.docx / 文档详情
长城教学设计1.docx 立即下载
2025-08-17
约3.2万字
约73页
0
55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长城教学设计1.docx

长城教学设计1.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长城教学设计1

长城教学设计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长城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长城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2、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从不同的观察点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教学重点: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体会作者的联想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媒体:生词卡片、挂图、录音、投影。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度过了一个愉快的暑假,我们又重新走进了课堂。暑假里同学们出去旅游了吗?能不能跟大家讲讲自己的旅游见闻?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游览一处名胜,它凝聚着中国五千年的古老文明,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它就是长城。(板书课题)二、学生观察画面感受长城1、出示长城的远景图,提示学生按顺序观察。2、出示长城的近景图,重点观察长城的结构。3、把自己看到的景物,心中的感受说一说。三、学生自学课文,训练基本技能。课文中,作者是怎样观察长城、描写长城,又是怎样抒发感受的呢?同学们自学课文,完成自学任务。(投影自学提纲)1、自学生字(生字的音、形、义)2、理解生词(结合上下文、查资料)3、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段意,理清文章条理。4、图文对照,明确课文内容和画面的一一对照。5、划出不懂的问题。四、小组讨论交流自学情况1、前后座的同学自由结组,交流自学情况。2、交流自己查阅的、掌握的关于长城的知识。小组练读课文。3、找出共同的问题。五、反馈自学情况。1、检查自学情况,巩固基础知识。(词卡)2、指名朗读课文,明确课文层次。3、归纳学生的共性问题,提示学生重点理解。六、布置作业1、练习生字新词。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继续查阅有关长城的资料,阅读有关长城的书籍。(第一课时的学习主要是自学性训练,通过学生的自学和小组间的交流,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求的`精神,是教师的教学常规性训练)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经进行了充分的自学,同学们想一想,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这节课我们就全班交流一下你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学习的感受。二、全班交流(学生自由交流对课文的理解,集中一个话题或知识点,可以不受课文记叙顺序的限制,可以加入自己课外阅读的知识,畅所欲言。教师展现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智慧及时点拨指导)1、远看长城,图文对照,理解长城的雄伟气势——长而壮观。(1)远看长城,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这个生动的比喻形象地介绍了长城的总貌。“崇山峻岭”说明了长城修筑的地理环境,“蜿蜒盘旋”写出了长城随山势而走向的雄伟气势。)(2)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六千多公里。(山海关是长城的起点,嘉峪关是长城的终点,“六千多公里”这一具体数字突出了长城的长。)(3)除了书中的简短介绍,你还了解了哪些资料?(4)指导朗读谁能读出长城的“长”?谁能读出长城的“壮观”?2、近看长城,图文对照,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1)以北京八达岭长城为例,具体介绍了长城的结构:建筑材料是巨大的条石和城砖,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像很宽的马路,平整而宽阔;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上面有方形的了望口和射口。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行的城台,用于屯兵和传递消息。(2)画出示意图说一说长城的结构(3)你了解的资料还有哪些?想象古代战争的场面,体会长城的防御作用。适当补充:八达岭一带的长城修筑与明代,城墙高8.5米,厚6.5米,顶部厚5.7米,女墙高1米。3、小结过渡长城以它雄伟壮观的气势,高大坚固的结构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每一个到过长城的人都会为它的存在而惊叹,每一个到过长城的人都会为它的不朽而沉思。作者是怎样写出自己的感受的呢?4、产生的联想(1)由“站”“踏”“扶”这几个动词告诉我们作者亲眼见到了长城亲身接触到了长城,所以产生的联想是“很自然的”,是心中的真实感情。(2)以条石为例,说明了修筑长城的艰辛“数不清”说明条石多,“两三千斤”说明条石重,“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说明当时设备的简陋,“陡峭的山岭”说明工程的艰巨“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步抬上这陡峭的山岭”说明条件的艰苦,更突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非凡创造!(3)创设情境(配乐描述)对照图画,想象古代劳动人民的劳动场景:逶迤绵延的山峰记录了勤劳勇敢的古代劳动人民一个个坚实的足印,辽阔无边的天空记录了聪明智慧的古代劳动人民一声声粗重的呼吸,一曲曲嘹亮的号子。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长城教学设计1

文档大小:55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