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皇帝的新装》教案 《皇帝的新装》教案作为一名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皇帝的新装》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皇帝的新装》教案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的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整个事件的脉络。2、情感目标:深刻领悟全文的主旨,体会本文的寓意。二、教学重、难点:分析体会人物形象,体会寓意三、教学方法:1、自主性学习2、合作性学习3、研究性学习四、教学手段:多媒体五、教学课时: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由我国古代一些昏庸帝王的,流传至今的,具有讽刺意味的故事,导入《皇帝的新装》。(二)、整体感知1、学生快速跳读全文一遍,给本文加一个副标题“——记一位××的皇帝”。2、简要复述整个童话故事,理清事件的脉络。(根据提示)(三)、局部分析,细致品味。1、看似简单的骗局为什么能得逞呢?(从施骗者、受骗者、行骗道具——新衣三个角度考虑。)2、能否想一个更好的手段来行骗呢?为什么?3、分析人物形象。(四)、拓展延伸。1、让学生给文章结局进行续写或给文章补写一个具体情节。(培养想象力、联想力)引述爱因斯坦的名言:“没有想象力的灵魂,就像没有望远镜的天文台。”“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引导学生去体会这样一个虚构的故事背后所隐含的意义,从而以一种全新的眼光或思路去重新理解自己以前所看过的'童话故事。2、让学生讨论:应该批判谁?应该学习谁?3、本文给我们一个什么启示?(自由发言)4、教师归纳、总结。本文通过一个昏庸无能又穷奢极欲的皇帝受骗出丑的故事,揭露和讽刺了以皇帝为代表的反动统治阶级的虚伪与愚蠢。同时告诉我们,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皇帝的新装》教案2一、教学目标:1.理解童话的想象和夸张的艺术特点。2.使学生认识封建统治者的愚蠢和虚伪。二、教学重点:1、熟悉把握本文故事情节。2、通过语言和细节描写分析人物性格特点。3、学生体会并学习如何进行合理的想象和夸张。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同学们,现在有这样一场奇特的游行,主角是一个皇帝,他不穿上衣,光着身子在老百姓面前游行,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个故事的始末。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新课《皇帝的新装》,同学们都预习过了,应该知道,本文的体裁是什么呀?(明确:童话。)2、作者简介:这篇童话的作者安徒生,是19世纪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安徒生共写了168篇优美童话。其中有我们耳熟能详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3、检查预习:(1)读准下列加横线字的音及注意加粗字的字形:滑稽(jī)陛下(bì)头衔(xián)炫耀(xuàn)勋章(xùn)称职(chèn)钦差大臣(qīnchāi)随声附和(hè)骇人听闻(hài)请一生读一遍,明确读音后全班齐读两遍。差:差chā别差chà不多参差cī钦差chāi和:和hé平附和hè和huó面和huò药和hú牌暖和huo称:称chèn职称chēng呼称chèng东西(2)解释下面的词语:①称职:能够胜任所担当的职务。称:适合。②不可救药:比喻人或事物已坏到无法挽救。救药:用药救活。③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震惊。骇:惊吓。④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毫无望已见、一味盲从。附和:跟着别人说。4、明确学习目标:第一课时:整体把握故事情节,复述故事。第二课时:通过细节和语言分析人物形象、性格;续写故事。5、请生默读课文,思考问题。(1)这篇童话以什么为线索?围绕这个线索有几个情节?明确:线索:新装。情节:()新装,()新装,()新装,()新装,()新装。(请生在线索前面填入一个动词,来概括每个情节的大意。)(2)这篇童话有哪些人物?以谁为中心人物展开故事情节?明确:人物:皇帝、骗子、老大臣、官员、侍从、百姓、小孩中心人物:皇帝(3)看图片复述故事。复述时要注意:A、按爱新装~做新装~看新装~穿新装~展新装的顺序复述,主要情节不能遗漏。B、态度自然,口齿清楚,声音响亮。(请生用七分钟默读课文及思考问题,用三分钟时间四人小组讨论问题及互相练习复述。)6、课本剧表演:这篇童话故事情节曲折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为了加深同学们对故事情节的印象,把握人物形象的本质特征,现在请一些同学来,以这个故事为剧本,表演一个戏剧。(表演从老大臣看布到结尾,附剧本在文末。)7、看完这个戏剧,你对皇帝、骗子、大臣、百姓、小孩等人物,或这个故事有什么想法?请各抒己见。8、课堂小结:(1)体裁,作者,生字词。(2)初步了解故事的情节:爱新装~做新装~看新装~穿新装~展新装。(第二课时)1、复习上节课内容导入。2、默读课文,思考问题。(1

甲申****66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