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实用)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2个生字,会写8个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2、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联系课文理解“羞愧”等词语的意思。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4、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环境的美和莉达爱护环境的行为美,懂得爱护环境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教学重点生字的学习,“津津有味”、“羞愧”、“美妙”等词的理解。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理解莉达为什么“面对夜莺感到羞愧”。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学生:课前预习课文,标出段落,勾出生字。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小朋友在树林中玩过吗、你印象中的小树林是什么样的、现在跟老师一起到小树林呼吸一下新鲜空气。(课件展示画面:幽幽的树林,柔和的阳光,绿色草地,蝴蝶飞舞,露珠闪光,鸟语花香,溪水淙淙)多好的小树林啊!闭上眼,做做深呼吸,你感受到什么、2、有两个小姑娘,也到树林里来了,她们是怎么玩的呢、学了课文就知道了。[板书:面对夜莺感到羞愧]3、齐读课题,读好“莺”字。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教师范读,注意听准每个音,勾出生词。2、自由读课文(可以是两遍、三遍)。借助拼音认识生字,把勾画的字、词多读几遍,遇到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教师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读书)3、同桌交流识字方法,互读课文。4、检查识字情况(1)点击课件开火车读(可以同桌为单位、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读)。(2)有没有你以前认识的字、怎么认识的、(3)哪些字容易记错,给大伙儿提个醒。(指名说、小组说。重点指导“扔”、“剩”、“津”、“醉”、“沉”的读音,提醒“羞”与“着”下面部分的区别。)(4)小老师教读。5、现在把这些字娃娃送回课文中,自己再读读课文,看看还认不认识它们。三、读通课文,感知内容生字大家都认识了,相信课文也一定能读好。1、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也可分段读)其他孩子当小评委,仔细听他哪些地方读得好,哪些地方需要帮助。(指名读→师生评议)2、以小组为单位练习读课文,一会儿来一次比赛,看哪些小组读得好。3、朗读比赛(可以小组为单位分段读),师生评价。4、整体感知:两个小姑娘在小树林里做了什么、四、细读课文,理解积累通过前面的学习,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从哪里知道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体会以下内容。1、夜莺的歌声很美,从“美妙”、“沉醉”可看出(相机指导理解“美妙”、“沉醉”)。教师相机引导:(1)看到可爱的夜莺在唱歌,你有什么话要对她说吗、(鼓励学生大胆说,大胆提问,如:夜莺怎样唱歌、夜莺唱的什么、教师相机引导孩子体会夜莺美妙的歌声)(2)相机播放课件,再现小树林的美。(3)两个小姑娘也被这美景吸引了,从哪些词可以看出、为什么、(津津有味、沉醉)指导理解“津津有味”、“沉醉”。(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2段。(课件显示小树林画面做背景)2、莉达爱护环境行为美,从第5段可看出。教师相机引导:(1)吃完饭她俩怎样做的、勾出写她们不同做法的词。(2)你赞成谁的做法、为什么、(小组讨论→汇报交流→指导朗读,可以加上动作)(3)奥莉娅怎么想的、(指导朗读,读出“满不在乎”的语气)(4)莉达怎么说的、读一读(指导朗读)。听了她的话你怎么想、(5)假如你是那只夜莺,看到她们的做法,听到她们说的话,你想对谁说点什么、(6)指名分角色朗读、表演。3、拓展:地球上的万物都是有生命的,它们都有自己的情感。想想看,树林里还有哪些事物会对她们的做法、想法发表意见、(还有小鸟、小花、小草、小溪……问题用课件显示。学生先在小组讨论,再汇报。)4、齐读课文,读出自己的体会。5、指导积累。现在把你喜欢的词句勾画下来,课余摘抄到积累本上。五、巩固识字,指导写字1、课文有8个生字要求我们会写(课件出示8个生字)。你最有信心记住哪个字、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大家。2、哪些孩子能用其中的字口头组词、3、指导写字,怎样把这些字写得漂漂亮亮的、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扔:左窄右宽,右边“乃”是两画,“乃”不能超过“扌”。沉:左窄右宽,左边的“氵”要匀称,“冖”不能太宽,“冗”与“氵”同高度。觉:上面三点要写匀称,不能写成“、”,中间的“冖”稍宽;“见”的“乚”和“冖”同宽。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运用多种识字方法重点认识8个字并且在不同的语境中复现。通过朗读感知8个生词。指导书写“命”字。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画、原著等学习资源提高识字效果,增强识字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阅读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多种方式朗读课文,感受

An****70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