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分子原子》教学反思.docx / 文档详情
《分子原子》教学反思.docx 立即下载
2025-08-17
约1.4万字
约27页
0
27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分子原子》教学反思.docx

《分子原子》教学反思.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分子原子》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分子原子》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分子原子》教学反思1这节课从确定课题到讲虽然用了两周的时间,准备比较充分,但是在教学后还是发现了许多的问题。1.上课时比较紧张,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上课的经验依然缺乏。2.整节课的设计比较守旧,没有创新,是一堂常规课3.实验方面不够开放,给学生提供的仪器和药品太少,局限了学生的思维没有达到理想的实验探究目的。4.从实验现象到得出结论太直接,没有引导和思考的环节。5.学生的动手能力还有待加强,学生动手时有点怕,今后教学中要从第一章开始让学生多动手参与实验。《分子原子》教学反思2分子和原子的概念是初中化学进入微观世界的第一节课,也是最难理解的一节课。本课题是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进入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的起始课,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学生了解微观世界,形成微观想象能力至关重要,所以,我将会在课堂中利用有趣的化学实验来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争取使学生能够顺序的开始微观世界的学习!本节课基本顺序完成,课堂教学效果更好,学生的参与度也比较高,但也有不足之处,现将教学反思分享如下: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了引入微观粒子一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我利用播放视频“宝丰酒的广告”来引起学生的疑问”为什么没有喝酒却能闻到酒香?“再通过展示”分子的图像“,“移走硅原子的.图片”来更深入的认识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然而,在整节课的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效果,再通过演示实验,比如“梨花变桃花”等来更直观,明显的让学生来感受分子的特征,既能形象得表现知识,又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另外,以学生为主体的分组探究实验更是让学生融入到课堂中来,在探究固体,液体与气体间分子间隔大小的时候,没组通过利用注射器来挤压等体积的沙子,水,空气来得出结论,让他们自己动手来探究从而获得知识,不仅提高了他们来课堂中的参与度,也使他们获得学习的成就感,有利于以后更好的学习。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有;1,课堂以探究教学为主线,探究实验贯穿其中,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2,本节课集声画并茂,将抽象知识具体化,复杂知识明了化,易于学生接受,理解;3,进行分组实验,逐步深入,现象明显,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启发学生的思考。不足之处;1,进行演示实验的时候没有照顾后排学生,导致一部分学生没有观察到实验现象;2,板书创新虽好,但没有发挥出本质的作用;3,本节课内容较多,概念性强,限于时间,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很少,概念的挖掘不到位。我会总结成功的经验,改进自己的不足,继续努力,虚心学习,在以后的教学中有更大的进步。《分子原子》教学反思3我们都知道,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基本粒子有三种--分子、原子、离子。教学中先出现分子、原子,然后出现离子。在学生学习离子之后,就必须向学生提出:构成性质的粒子除了分子、原子之外,还有离子这种粒子。而每当这时,学生就很容易将这三种微粒进行比较。这对初中学生而言,他们的微观想象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好多学生理解起来就产生了障碍。例如:有的学生会问:“老师,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那原子呢?”这时,我就要用许多相关的'内容去给他们解释。可很多时候学生听后,从他们的表情中我就能看出来:他们并没有完全听懂。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他们刚刚接触化学知识,想让他们理解透彻,那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况且现在的农村教学,还没有达到能把课件制作、网络教学带到课堂去帮助学生们“想象”的程度。其实,我认为,对于分子、原子、离子这三种微粒,只有当它们直接构成物质时,才能保持这种物质的化学性质。如果把它们放在一起进行无关的比较,还给学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理解上的障碍。因此,我仍赞同以前的旧教材(三年制初中教材)的说法: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这种说法最恰当不过了,因为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微粒除了分子之外,还有原子、离子呢!这样,学生理解起来也容易多了。“原子”的定义是: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学生理解有困难,是教学中的难点。因为当学生在学习NaCl的形成过程中,出现了电子的转移的情况,这时由原子变成了离子,而原子和离子的化学性质是完全不同的。结果,课后有的同学就问我:“老师,不是说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了吗?那在2Na+Cl2=2NaCl中,从原子中‘跑’出了电子的转移了呢?”这时我只能解释说一种原子没有变成另一种原子,只是变成带电的原子,即离子。因为事实确实如此。所以,我认为,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对于初级阶段、启蒙阶段的初中学生而言,如何给“分子、原子”下一个更好的更恰当的定义,能够帮助他们去更容易理解、接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分子原子》教学反思

文档大小:27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