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光阴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迎接我们的将是新的生活,新的挑战,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计划了。什么样的计划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传统文化教学计划,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传统文化教学计划1一、学生分析:学生经过小学六年的学习,对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在七年级语文课本中有《论语·十则》,学生对《论语》的内容有了初步的背诵基础,大多数学生对祖国的文化表现出较浓郁的兴趣,借此时机,将传统文化精髓灌输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志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让学生做个具有传统文化素养的中国人。二、教材分析:(一)、教学目的要求:本套教材以齐鲁文化为主,反应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以诵读原创经典、感怀名人志士、游历名山胜水、品味艺术之乐为基本活动内容,旨在使民族文化得以血脉相承,使少年儿童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从而陶冶情操,开启心智,提升智趣,提高综合文化素养,激发爱国情感,培养民族气节。(二)、教材结构:本册教材包括“经典驿站”“名人长廊”“文艺园林”“风土画卷”四个单元。“经典驿站”:学习、谅解中华民族传统原创经典,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文化滋养,培养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喜爱之情。“名人长廊”:学习屈原、王羲之、魏征、文天祥等人的高尚品质,学习他们的`爱国精神。教材基本呈现形式为:“经典回放”(呈现原创经典中精华部分);“”();“”()(三)教材编排原则:本教材突出了原典性、知识性、情感性、趣味性、实践性和地方特色,通过诵读、感悟、熏陶、探究、交流、合作等基本活动方式,达到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目的。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特点,营造浓厚的探索实践氛围。2.以提升学生素养为目的,逐步培养其良好得到人文素养,塑造其诚信向上的民族气节和人生信念。3.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培养其初步的探究学习能力,形成其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三、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本教材形式多样活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心理体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2.要尊重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要以“活”为基础,以“动”为特征,旨在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3.要体现教学过程中的层次性,关注结果没更关注过程。4.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5.注重评价的过程性和激励性。教法学法:自学法、感情诵读法、点拨法、讨论法教学时间安排:周次日期内容(课时)第一周8.——9.05开学工作第二周9.0——9.12《诗经》(二首)第三周9.1——9.19《老子》(五章)前三章第四周9.——9.24中秋假期第五周9.2——9.30《老子》(五章)后两章第六周10.0——10.07国庆第七周10.0——10.17《晏子春秋》(二则)第八周10.1——10.24《管子》(二章)第九周10.2——10.31《孟子》(四章)前两章第十周——11.07《孟子》(四章)后两章第十一周11.0——11.14期中考试第十二周11.1——11.21《史记》(一篇)第十三周11.2——11.28《孙子兵法》(三章)第一章第十四周11.2——12.05《孙子兵法》(三章)第二章第十五周12.0——12.12《孙子兵法》(三章)第三章第十六周12.1——12.19屈原第十七周12.——12.26王羲之第十八周12.2——12.30魏征第十九周01.0——01.07文天祥第二十周01.08——01.14期末复习第二十一周01.15——01.21期末考试传统文化教学计划2一、指导思想中国有着五千年未曾中断的发展历史。在漫长的、不绝如缕的繁衍历程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行为模式、德行素养和社风民俗。通过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系统整合教育资源,形成德育特色模式,全面提升学校办学的核心竞争力,全方位提高育人质量。通过教育,为学生奠定文化修养的基础,使学生未来能以健全的人格、道德和智慧投身于社会,为中国文化之发扬光大,为建构“人文和科技交汇的未来世界”做出贡献,培养名副其实的.文明人、现代人、成功人。二、学情分析小学低年级让学生通过接触、记诵一些简单的典故、绘本启智等,重在对学生传统礼义规范的熏染与培养,让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道德范有初步的认知和践行。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语文素养。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训练学生掌握声韵格律,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三)德育目标1.让学生懂得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友爱同学,礼貌待人,理解他人,懂得感恩。2.使学生喜欢经典,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熟读成诵。四、教学内容一年级传统文化主要以蒙学经典中的格言、章句诵读为主,着眼于培养学生好学

子安****吖吖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