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绘画参与哲学辩论──司徒立访谈.docx 立即下载
2025-08-18
约3.6千字
约15页
0
16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用绘画参与哲学辩论──司徒立访谈.docx

用绘画参与哲学辩论──司徒立访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用绘画参与哲学辩论──司徒立访谈

世纪中国张文中〔今年五月,司徒立画展在香港大学艺术展览馆展出。一进门,迎面一幅大画:《走廊》。十一年前,著名巴黎艺评家哥尔与司徒立对话时,首先注意的就是这幅油画。有趣的是,这次访谈时,司徒立一开聊,又是这幅油画。〕用眼睛去思考存在司徒立:你有没有注意那幅《走廊》?那是三十年前,我刚到法国时画的,那时我住在巴黎第四区很老的一幢房子里,生活很不容易,语言不通,没有朋友,又没有钱,只有一个希望。那时,第四区还比较穷,住着许多外国艺术家。我的邻居,是西班牙内战时跑出来的一个老雕塑家,五十多岁了,作品卖不出去,做的雕塑都很小,堆在桌子下面。另一个邻居是学音乐的女孩,每天都在吊嗓子。房间里连厕所都没有,晚上你撒了尿,白天还要穿过一条走廊,走到另一头的公共厕所去倒尿盆。每天,我经过那条走廊好几次,有时我会有一种特别的感觉,好像要传达一种什么讯息给我。小时候我住在广州,家里也有这样一条很长很深的走廊。这条走廊四壁空空,它的本性是不留人的,是让人经过的,慢慢的,我感觉到很多含义在里面。所谓画家,我当时理解是,就是用眼睛去思考这个世界,思考自己周围的存在。张文中:走廊,实际上成为你叩问世界的一个切入点。司徒立:对,从这里去追问生命的存在问题。张文中:你赋予走廊一种存在主义哲学的意味。司徒立:对。我开始画它。画了十几年,画了很多多张,我把它称为是一种对存在的追问。对于一个陌生的世界,对于你自己也想真正理解和思考的世界,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呢?这条走廊,在物质上,可能只是用水泥石头堆起来的建筑物,连接着其它房间,让人走过,可是它到底是什么呢?它的真实又是什么呢?死亡颜色与生命颜色张文中:《走廊》给人的感觉很很压抑很沉闷。司徒立:在巴黎,有一天半夜,我有点饿,跑下楼打开冰箱,家里人都出去了,只剩下我一个人。冰箱里,只有一条鱼,可是变质了,鱼肚都爆开了,肚肠流出来,那种又蓝又紫又黑又灰的颜色,在冷冷的冰箱光线底下,我发现这就是死亡的颜色。可是,我又发现,这种死灰死灰的死亡颜色,刚好是春天的树芽刚暴出来的颜色,小孩出生时也有一点这种颜色。这种死亡的颜色与生命的颜色竟然只是一线之差。这些东西,都令我很神往。张文中:不过你的风景画,很有气势,令人想到唐代那些雄阔的边塞诗。司徒立:经过三十岁以前对存在的一种追问,三十岁以后,我的绘画基本上是在做一种构成性的工作,把一些唤起来的生命的内容,怎样结构起来,纳入一种秩序,赋予一种形式,比如那些西班牙大风景。当时,法国正在流行结构主义,我把风景画,理解为一种事件的发生。可以说我整个绘画思考的过程,都比较紧贴西方哲学史和思想史的演变,走过来的。我是尝试用绘画来理解哲学家们思考的问题,这也符合中国古代传统「画可信道」的原则。绘画与哲学,是没有截然区分的。张文中:你的静物画,给人的感觉很温暖,有一种诗人的敏感。司徒立:从四十岁到五十岁,画静物,一直画到去年。从一个简单的东西里,再次对存在发出追问。比如,一个简单的苹果,它是怎么样一种存在?它为什么这么存在?我发现一个对象的存在,不只是「实存」的问题,还有一个「虚无」的问题。这个与那个的区别,在于它们之间有一个「空」。与其说我在画那些静物,不如说我是画静物周围的那些「空」,那个不断在流变的「空」。五公尺远的那个人,和另一个十公尺远的人,他们的真实是什么?尤其好像杰克梅蒂那样发疯似地追问一个绝对的真实的时候,简直是一场没完没了的追逐。我很喜欢玩这个游戏张文中:我觉得,你似乎是在用你的绘画语言,来参与一场哲学辩论。司徒立:对,可以这么说。我愿意这么说,而且,我自己很喜欢玩这个游戏。张文中:但是绘画不是哲学辩论。从一个受众的角度来看,我可以从你早期的《走廊》里,看到存在对你的压迫;从风景画里,可以看到你的孤独和寂寞;从静物画里可以感受到一种温暖,发现你的心境在慢慢发生变化。作为普通受众,他不会去想到你在绘画里表现了什么哲学意念,他感受到的是你心境上的变化。司徒立:可是,根本与心境没有关系。可能有感性的东西,可是我把感性的东西与哲学的思考连在一起。比如,画桌上的一个土罐,我从不同的视角来看。从低处看,像蚂蚁那么看;或者从高处往下俯视,自己好像一只鸟;又或者是墙角的蜘蛛来看。从不同角度不同时间来看同一个对象,是很有意思的。我们甚至会追问,如果石涛今天来看它,他会把它看成什么样子的?哈,又是一个发疯的问题。但是,我就是喜欢思考这种发疯的问题。石涛,会看到什么呢?张文中:你的画,实际上是一种哲学响应。是不是你更像一个哲学家?司徒立:不,我更像一个画家,一个负责任的画家。有人说,二十世纪是一个艺术解放的大时代,好像什么都试过,什么都表现过了。但是,当什么都可以被称为艺术的时候,整个艺术的价值也就崩溃了。一个严肃的艺术家,在当代要思考的,就是重新追问艺术的真理性。
查看更多
是翠****ng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用绘画参与哲学辩论──司徒立访谈

文档大小:16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