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的“原罪”-论卡夫卡的犹太文化渊源.docx 立即下载
2025-08-19
约4.2千字
约8页
0
16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非常的“原罪”-论卡夫卡的犹太文化渊源.docx

非常的“原罪”-论卡夫卡的犹太文化渊源.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非常的“原罪”-论卡夫卡的犹太文化渊源

【原文出处】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原刊期号】20054【原刊页号】97~104【分类号】J4【分类名】外国文学研究【复印期号】200601【作者】胡志明【作者简介】胡志明,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上海200234胡志明(1956-),男,上海人,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中文系教授,主要从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内容提要】卡夫卡的“原罪”观主要是来自于犹太文化传统。犹太教的“原罪”论与基督教的不同,体现了两个宗教信仰体系之间的差异。卡夫卡主要在家庭生活中形成了犹太化的情感心理结构。对于人的本质、人的历史和世界图像的理解,两个宗教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卡夫卡对于自身的犹太文化底蕴的自觉有1个逐渐明晰的发展过程。【关键词】卡夫卡/原罪观/犹太性/犹太文化/基督教文化【正文】卡夫卡遗著的1位编者艾里希·海勒指出:“(卡夫卡的)作品在整整1个时代里都是1个谜。”[1](P177)其原因就在于卡夫卡作品的多义性,甚至无解性。人们对他笔下的人物何以会有如此行状,或者何以遭此罪孽的缘由,往往深感困惑与惘然:1方面,卡夫卡笔下的“K们”与生俱来的罪性似乎都明明白白,另1方面,我们却无从为其定性和解释。追根溯源,关键在于卡夫卡为其笔下人物进行定位的“原罪”观,与西方基督教文化传统中的“原罪”说,两者间有着本质上的差异——卡夫卡的“原罪”观,主要是来自于犹太文化传统。“卡夫卡关于原罪的理解,映现出1种犹太人的关于人的本性、他与世界的联系和他跟上帝的关系的理解方式。”[2](P91)长期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把西方文化视为“两希”文化交流融合的产物,进而把“犹太——基督教文化”视为1个整体性的文化体系;而作为犹太教与基督教教义核心之1的“原罪”之说,又同是源自《圣经·旧约》中的《创世记》,所以人们更是忽略了两者间实质上存在的根本差异。事实上,基督教与犹太教的产生背景、流传方式、生存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大不相同,故而这两大宗教1系列宗教理念及其相关的体悟、解读及思维的方式,特别是关于“原罪”的理解与体验,自然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有时甚至是截然相反和尖锐对立的。两千年前作为犹太教1个分支教派的基督(教)运动,源起于西元纪年之前发生于犹太民族中的“弥赛亚运动”。当时的犹太教先知和祭司为了激励备受亡国离散之磨难的犹太民族,便到处宣扬,大卫王的1个后裔将会作为“人子”,肩负着上帝的嘱托来到人间,以“受膏者”(即“弥赛亚”)的身份,帮助犹太民族重建1个人间“王国”。部分深受希腊文化影响的犹太人则开始宣称,他们那个教派的领袖、拿撒勒的耶稣就是上帝之子,就是“弥赛亚”(希腊语即“基督”)。这1说法显然危及着耶路撒冷犹太教上层祭司贵族们的权势和威望,所以他们协助罗马帝国犹大行省总督彼拉多逮捕了耶稣,并把他钉上10字架处死。耶稣的追随者们却将耶稣进1步神化,称其死后第3天便已神奇地“复活”了;并把耶稣被钉上10字架“受难”之举,解释为是在替人类始祖的后代们进行赎罪的神圣“事件”。耶稣的“肉身成道”,改造了人类的“原罪”属性,人们的灵魂才有可能在死后获得拯救,通过“末日审判”,重返“天国”。1场本来意在促使犹太民族进行文化自救的“弥赛亚运动”,至此却演变为1场遍及整个罗马帝国版图、并深入到各受压迫民族的普世性的“基督教运动”。耶稣被钉上10字架受难这1宗教、历史的“事件”,在两大宗教之间种下了世代相传的夙怨,“这犹太人杀了主耶稣和告知,又把我们赶出去。他们不得上帝的喜悦,且与众人为敌……”当年保罗对其门徒如是说(《圣经·新约·帖撒罗尼迦前书》)。犹太人大离散的遭遇则被认为是“由于犹太人拒绝过去的1个弥赛亚而受的对于民族的天罚”。[3](P190)罗素也曾说:“基督教对同时代的犹太人早就抱着敌对态度。公认的见解是上帝曾和先祖、先知等圣者讲过话,预言基督的来临;但基督降世后犹太人却不承认他,因此须把他们视为恶者。”[4](P403)其实这夙怨之源在于两大宗教信仰体系在深层次上的严重对立。这种对立固然与耶稣殉难“事件”直接相关,其中重要的并不在于耶稣是否遇难,或者说这1“事件”是否属实,而是在于基督教教义围绕着被神话化的耶稣殉难“事件”,生成了1个与犹太教截然不同的信仰体系。公元325年基督教世界性主教大会上制定了“尼西亚信经”,标志着基督教运动确立了自己的信仰体系。尽管基督教把犹太教的《圣经》也放在自己的《圣经》里,以示其承认了与犹太教的承继关系。然而,“旧约”(OldTestament)与“新约”(NewTestament)的区分则表明,虽然“基督教并不是犹太教的否定,却是以犹太教为虚影的实体”[3](P208),把犹太圣教史淡化为1种间接性的文化背景。其中特别强调了,由于耶稣殉难“事件”,希伯来人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非常的“原罪”-论卡夫卡的犹太文化渊源

文档大小:16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