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2025学年云南省腾冲市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数学调研试题含解析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如图,小明书上的三角形被墨迹遮挡了一部分,测得两个角的度数为32°、74°,于是他很快判断这个三角形是() A.等边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钝角三角形 2、如图,在纸面所在的平面内,一只电子蚂蚁从数轴上表示原点的位置O点出发,按向上、向右、向下、向右的方向依次不断移动,每次移动1个单位,其移动路线如图所示,第1次移动到A1,第2次移动到A2,第3次移动到A3,……,第n次移动到An,则△OA2A2019的面积是() A.504 B. C. D.1009 3、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EO⊥AB于点O,则图中∠1与∠2的关系是() A.对顶角 B.等角 C.互余的角 D.互补的角 4、下列运用等式的性质,变形不正确的是() A.若,则 B.若,则 C.若,则 D.若,则 5、在平面坐标系中,线段是由线段平移得到的;点的对应点为,则点的对应点的坐标为() A. B. C. D. 6、如图,AB∥DE,∠1=50°,则∠CDE的度数是() A.40° B.50° C.130° D.150° 7、若a是(﹣3)2的平方根,则等于() A.﹣3 B. C.或﹣ D.3或﹣3 8、A、B两地相距450千米,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车速度为120千米/时,乙车速度为80千米/时,经过t小时两车相距50千米,则t的值是() A.2或2.5 B.2或10 C.10或12.5 D.2或12.5 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下列哪个点在第四象限() A.(1,2)B.(1,-2)C.(-1,2)D.(―1,―2) 10、已知点P在x轴上方,y轴左侧,距x轴2个单位长度,距y轴3个单位长度,则点P的坐标为() A.(3,2) B.(-2,-3) C.(-3,2) D.(3,-2)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 11、若不等式组无解,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12、若a,b均为正整数,且a>,b<,则a+b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____. 13、一块直角三角板放在两平行直线上,如图所示,∠1+∠2=___________度 14、从沿北偏东的方向行驶到,再从沿南偏西方向行驶到,则______. 15、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若满足方程组的x与y互为相反数,则m的值为_____. 三、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每题12分,共72分) 17、如图,在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长度,有一个,它的三个顶点均与小正方形的顶点重合. (1)将△ABC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DEF(A与D,B与E,C与F对应),请在方格纸中画出△DEF; (2)在(1)的条件下,连接AE和AF,请计算△AEF的面积S. 18、按要求完成下列推理证明. 如图,已知点D为BC延长线上一点,CE∥AB. 求证:∠A+∠B+∠ACB=180° 证明:∵CE∥AB, ∴∠1=,() ∠2=,() 又∠1+∠2+∠ACB=180°(平角的定义), ∴∠A+∠B+∠ACB=180° 19、已知:如图,,试探求与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0、某超市预购进A,B两种品牌的书包共400个.已知两种书包的有关信息如下表所示. 品牌进价(元/个)售价(元/个)A4765B3750(1)设购进A种书包x个,且所购进的两种书包能全部卖出,获得的总利润为w元.求w关于x的关系式; (2)如果购进两种书包的总费用恰好为18000元,那么超市将所购进的两种书包全部卖出后,获得的总利润为多少元? 21、已知A=2a-8,B=a2-4a+3,C=a2+10a-1. (1)求证:B-A>0,并指出A与B的大小关系; (2)阅读对B因式分解的方法: 解:B=a2-4a+3=a2-4a+4-1=(a-2)2-1=(a-2+1)(a-2-1)=(a-1)(a-3). 请完成下面的两个问题: ①用上述方法分解因式:x2-12x+32; ②若关于的不等式组的所有整数解的积为2,请直接写出a的取值范围; ③在②的条件下比较A与C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22、因式分解. (1)

代瑶****zy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