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安徽省亳州市亳州市第一中学2025年数学八上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题共8小题,每题5分,共40分) 1、如图,在△ABC中,AB=AC,∠A=30°,E为BC延长线上一点,∠ABC与∠ACE的平分线相交于点D,则∠D的度数为() A.15° B.17.5° C.20° D.22.5° 2、下列分式中,最简分式是() A. B. C. D. 3、在下列说法中: ①有一个外角是12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②有两个外角相等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③有一边上的高也是这边上的中线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④三个外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其中正确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某单位向一所希望小学赠送1080本课外书,现用A、B两种不同的包装箱进行包装,单独使用B型包装箱比单独使用A型包装箱可少用6个;已知每个B型包装箱比每个A型包装箱可多装15本课外书.若设每个A型包装箱可以装书x本,则根据题意列得方程为() A. B. C. D. 5、下列每组数分别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用它们能摆成三角形的是() A.7cm、5cm、10cm B.4cm、3cm、7cm C.5cm、10cm、4cm D.2cm、3cm、1cm 6、的绝对值是() A. B. C. D. 7、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为3和4,则斜边长为() A.4 B.5 C.6 D.10 8、把一张正方形纸片如图①、图②对折两次后,再如图③挖去一个三角形小孔,则展开后图形是() A. B. C. D. 二、填空题(本题共11小题,每题3分,共33分) 9、现在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后中国“天才少年”曹源经过潜心研究,发现将两层石墨烯,旋转到特定的“魔法角度”()叠加时,它们可以在零阻力的情况下传导电子,成为超导体,他因此荣登世界顶级科学期刊《自然》,2018年度十大科学家之首!石墨烯目前是世界上最薄却也是最坚硬的纳米材料,其理论厚度仅米,将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_____米. 10、观察:,则: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11、分解因式:ab2﹣4ab+4a=. 12、如图,中,是上一点,,,则____. 13、若不等式组有解,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 14、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的解为,则m的值为_______. 15、如图,中,点在上,点在上,点在的延长线上,且,若,则的度数是________. 16、已知x2+kxy+36y2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k的值是_________. 17、如图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赵爽弦图”的示意图,它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围成的,,,将四个直角三角形中边长为3的直角边分别向外延长一倍,得到图2所示的“数学风车”,则这个风车的外围周长(图中实线部分)是__________. 18、若分式有意义,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19、一副三角板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则图中∠ABC=__. 三、解答题(本题共7小题,每题11分,共77分) 2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顶点,,均在正方形网格的格点上. (1)画出关于x轴的对称图形; (2)将,沿轴方向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沿轴向下平移1个单位后得到,写出,,顶点的坐标. 21、已知等腰三角形周长为10cm,腰BC长为xcm,底边AB长为ycm. (1)写出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2)求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用描点法画出这个函数的图象. 22、计算:(1); (2). 23、按要求用尺规作图(要求:不写作法,但要保留作图痕迹.) 已知:,求作:的角平分线. 24、先化简,再求值:,请在2,﹣2,0,3当中选一个合适的数作为m的值,代入求值. 25、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的外侧作直线AP,点C关于直线AP的对称点为点D,连接AD,BD,其中BD交直线AP于点E. (1)依题意补全图形; (2)若∠PAC=20°,求∠AEB的度数; 26、观察下列等式: ①;②;③…… 根据上述规律解决下列问题: (1)完成第四个等式:; (2)猜想第个等式(用含的式子表示),并证明其正确性.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8小题,每题5分,共40分) 1、答案:A 【分析】先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1=∠2,∠3=∠4,再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得∠1+∠2=∠3+∠4+∠A,∠1=∠3+∠D,则2∠1=2∠3+∠A,利用等式的性质得到∠D=∠A,然后把∠A的度数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解答:解:∵∠ABC的平分线与∠ACE的平分线交于点D, ∴∠1=∠2,∠3=∠4,∵∠ACE=∠A+∠ABC,即∠1+∠2=∠3+∠4+∠A,∴2∠1=2∠3+∠A,∵∠1=∠3+∠D,∴∠D=∠A=×30°=15

小寄****淑k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