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安徽省安庆市安庆二中学东2025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题共8小题,每题5分,共40分) 1、点D在△ABC的边BC上,△ABD和△ACD的面积相等,则AD是() A.中线 B.高线 C.角平分线 D.中垂线 2、下列各组图形中,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是() A. B. C. D. 3、若关于的方程有增根,则的值与增根的值分别是() A., B., C., D., 4、如果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n值为() A.1; B.-1; C.6; D.±1. 5、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B. C. D. 6、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A.=-1 B.=±2 C.=±2 D.±=3 7、对于两个不相等的实数a、b,我们规定符号Min{a,b}表示a、b中的较小的值,如Min{2,4}=2,按照这个规定,方程Min{,}=-1的解为() A.1 B.2 C.1或2 D.1或-2 8、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B,垂足为E,S△ABC=7,DE=2,AB=4,则AC长是() A.6 B.5 C.4 D.3 二、填空题(本题共11小题,每题3分,共33分) 9、如图,∠A=36°,∠DBC=36°,∠C=72°,则图中等腰三角形有个. 10、如图,从边长为(a+3)的正方形纸片中剪去一个边长为3的正方形,剩余部分沿虚线又剪拼成一个如图所示的长方形(不重叠无缝隙),则拼成的长方形的另一边长是__________. 11、如图,将绕着顶点逆时针旋转使得点落在上的处,点落在处,联结,如果,,那么__________. 12、要使成立,则__________ 13、如图,等腰三角形ABC的底边BC长为6,面积是18,腰AC的垂直平分线EF分别交AC,AB于E,F点,若点D为BC边的中点,点M为线段EF上一动点,则△CDM的周长的最小值为_____. 14、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5,则第三条边长是________. 15、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是1、2,则第三边长为____________. 16、如图,已知AC=BD,要使ABCDCB,则只需添加一个适合的条件是_________(填一个即可). 17、如图,中,,若沿图中虚线截去,则______. 18、若是完全平方式,则k=_____________. 19、下列图形是由一些小正方形和实心圆按一定规律排列而成的,如图所示,按此规律排列下去,第n个图形中有_____个实心圆. 三、解答题(本题共7小题,每题11分,共77分) 20、如图1,在△ABC和△ADE中,∠BAC=∠EAD,AB=AC,AD=AE,连接CD、AE交于点F. (1)求证:BE=CD. (2)当∠BAC=∠EAD=30°,AD⊥AB时(如图2),延长DC、AB交于点G,请直接写出图中除△ABC、△ADE以外的等腰三角形. 2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线段的两个端点的坐标分别为. (1)画出线段关于轴对称的对应线段,再画出线段关于轴对称的对应线段; (2)点的坐标为_________; (3)若此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点,先找出点关于轴对称的对应点,再找出点关于轴对称的对应点,则点的坐标为_______; 22、请你用学习“一次函数”时积累的经验和方法研究函数y=的图像和性质,并解决问题. (1)按照下列步骤,画出函数y=的图像; ①列表; ②描点; ③连线. (友情提醒:画图结果确定后请用黑色签字笔加黑) (2)观察图像,填空; ①当x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②此函数有最值(填“大”或“小”),其值是; (3)根据图像,不等式>x的解集为. 23、(1)先化简,再求值:,其中 (2)解分式方程: 24、如图,在△ABC中,∠ACB=90°,点E,F在边AB上,将边AC沿CE翻折,使点A落在AB上的点D处,再将边BC沿CF翻折,使点B落在CD的延长线上的点B'处. (1)求∠ECF的度数; (2)若CE=4,B'F=1,求线段BC的长和△ABC的面积. 25、解方程或求值 (1)解分式方程: (2)先化简,再求值,其中 26、如图,已知线段AB,根据以下作图过程: (1)分别以点A、点B为圆心,大于AB长的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C、D两点; (2)过C、D两点作直线CD. 求证:直线CD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8小题,每题5分,共40分) 1、答案:A 【分析】过A作AH⊥BC于H,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到S△ACD=CD•AH,S△ABD=BD•AH,由于△ACD和△ABD面积相等,于是得到CD•AH=BD•AH,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过A作AH⊥BC于H, ∵S△AC

慧颖****23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