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江苏省东台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2025年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题共8小题,每题5分,共40分) 1、把多项式x2+ax+b分解因式,得(x+1)(x-3),则a、b的值分别是() A.a=2,b=3 B.a=-2,b=-3 C.a=-2,b=3 D.a=2,b=-3 2、如图,在△ABC中,∠ACB=90°,∠A=26°,BC=BD,则∠ACD的度数是() A.64° B.42° C.32° D.26° 3、在△ABC中,∠A=20°,∠B=60°,则△ABC的形状是() A.等边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钝角三角形 4、对于函数y=2x﹣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的图象过点(1,0) B.y值随着x值增大而减小 C.它的图象经过第二象限 D.当x>1时,y>0 5、已知一组数据20、30、40、50、50、50、60、70、80,其中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大小关系是() A.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B.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C.中位数<众数<平均数 D.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6、如图,AC和BD相交于O点,若OA=OD,用“SAS”证明△AOB≌△DOC还需() A.AB=DC B.OB=OC C.∠C=∠D D.∠AOB=∠DOC 7、下列四个命题中,真命题的是() A.同角的补角相等 B.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C.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内角 D.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8、如果多项式分解因式的结果是,那么的值分别是() A. B. C. D. 二、填空题(本题共11小题,每题3分,共33分) 9、点关于x轴对称点M的坐标为_________. 10、如图,在△ABC中,∠B=60°,AB=12cm,BC=4cm,现有一动点P从点A出发,以2cm/s的速度沿射线AB运动,当点P运动______s时,△PBC为等腰三角形. 11、如图,,则的长度为__________. 12、如图,在一个规格为(即个小正方形)的球台上,有两个小球.若击打小球,经过球台边的反弹后,恰好击中小球,那么小球击出时,应瞄准球台边上的点______________. 13、数据-3、-1、0、4、5的方差是_________. 14、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m4﹣4=______. 15、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80°,则它的底角是°. 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二元一次方程ax+by=c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当x=3时,y的值为_______. 17、如图,在△ABC中,∠A=40°,点D为AB的延长线上一点,且∠CBD=120°,则∠C=_____. 18、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____. 19、点M(-5,−2)关于x轴对称的点是点N,则点N的坐标是________. 三、解答题(本题共7小题,每题11分,共77分) 20、(1)解方程: (2)计算:3a(2a2-9a+3)-4a(2a-1) (3)计算:()×()+|-1|+(5-2π)0 (4)先化简,再求值:(xy2+x2y),其中x=,y=. 21、解方程组: (1)用代入消元法解: (2)用加减消元法解: 22、如果实数x满足,求代数式的值 23、如图,已知直线,直线,与相交于点,,分别与轴相交于点. (1)求点P的坐标. (2)若,求x的取值范围. (3)点为x轴上的一个动点,过作x轴的垂线分别交和于点,当EF=3时,求m的值. 24、如图是4×4正方形网格,其中已有3个小方格涂成了黑色.现在要从其余13个白色小方格中选出一个也涂成黑色,使整个涂成黑色的图形成为轴对称图形,这样的白色小方格有多少个?请分别在下图中涂出来,并画出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5、某同学化简a(a+2b)﹣(a+b)(a﹣b)出现了错误,解答过程如下: 原式=a2+2ab﹣(a2﹣b2)(第一步) =a2+2ab﹣a2﹣b2(第二步) =2ab﹣b2(第三步) (1)该同学解答过程从第几步开始出错,错误原因是什么; (2)写出此题正确的解答过程. 26、如图,在□ABCD中,AC交BD于点O,点E,点F分别是OA,OC的中点。求证:四边形BEDF为平行四边形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8小题,每题5分,共40分) 1、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整式的乘法,先还原多项式,然后对应求出a、b即可. 详解:(x+1)(x-3) =x2-3x+x-3 =x2-2x-3 所以a=2,b=-3, 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整式的乘法和因式分解的关系,利用它们之间的互逆运算的关系是解题关键. 2、答案:C 【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求∠B的度数,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求∠BCD的度数,从而可求出∠ACD的

a是****澜吖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