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泉州五中学桥南校区2025年数学八上期中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题共8小题,每题5分,共40分) 1、实数是() A.整数 B.分数 C.有理数 D.无理数 2、下列各式不是最简分式的是() A. B. C. D. 3、如图,∠BAC=110°,若MP和NQ分别垂直平分AB和AC,则∠PAQ的度数是() A.20° B.60° C.50° D.40° 4、施工队要铺设一段全长2000米的管道,因在中考期间需停工两天,实际每天施工需比原来计划多50米,才能按时完成任务,求原计划每天施工多少米.设原计划每天施工x米,则根据题意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A. B. C. D. 5、如图,在△ABC中,AB=AC,BD平分∠ABC交AC于点D,AE∥BD交CB的延长线于点E.若∠E=35°,则∠BAC的度数为() A.40° B.45° C.60° D.70°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2,3)与点B关于轴对称,则点B的坐标为 A.(3,2) B.(-2,-3) C.(-2,3) D.(2,-3) 7、分式方程的解为() A. B. C. D.无解 8、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1μm=0.000001m)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们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有很大危害.2.5μm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A. B. C. D. 二、填空题(本题共11小题,每题3分,共33分) 9、将点P1(m,1)向右平移3个单位后得到点P2(2,n),则m+n的值为_____. 10、若x2+mx+25是完全平方式,则m=___________。 11、当三角形中一个内角α是另一个内角β的两倍时,我们称此三角形为“特征三角形”,其中α称为“特征角”.如果一个“特征三角形”的“特征角”为100°,那么这个“特征三角形”的最小内角的度数为_______. 12、如图,小明与小敏玩跷跷板游戏,如果跷跷板的支点O(即跷跷板的中点)至地面的距离是50cm,当小敏从水平位置CD下降40cm时,这时小明离地面的高度是___________. 13、满足的整数的值__________. 14、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10,6,则周长为______. 15、如图,是的中线,是的中线,若,则_________. 16、若分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17、请将命题"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相等"改写为"如果……,那么……"的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若式子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19、把多项式分解因式的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题共7小题,每题11分,共77分) 20、如图,已知,,三点. (1)作关于轴的对称图形,写出点关于轴的对称点的坐标; (2)为轴上一点,请在图中找出使的周长最小时的点并直接写出此时点的坐标(保留作图痕迹). 21、先化简,再求值: (1),其中; (2),其中. 2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顶点为轴正半轴上一点,点在第一象限,点的坐标为,连接.动点在射线上(点不与点、点重合),点在线段的延长线上,连接、,,设的长为. (1)填空:线段的长=________,线段的长=________; (2)求的长,并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23、已知,为直线上一点,为直线外一点,连结. (1)用直尺、圆规在直线上作点,使为等腰三角形(作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保留痕迹). (2)设,若(1)中符合条件的点只有两点,直接写出的值. 24、阅读下内容,再解决问题. 在把多项式m2﹣4mn﹣12n2进行因式分解时,虽然它不符合完全平方公式,但是经过变形,可以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分解: m2﹣4mn﹣12n2=m2﹣4mn+4n2﹣4n2﹣12n2=(m﹣2n)2﹣16n2=(m﹣6n)(m+2n),像这样构造完全平方式的方法我们称之为“配方法”,利用这种方法解决下面问题. (1)把多项式因式分解:a2﹣6ab+5b2; (2)已知a、b、c为△ABC的三条边长,且满足4a2﹣4ab+2b2+3c2﹣4b﹣12c+16=0,试判断△ABC的形状. 25、甲、乙两地相距120千米,一辆大巴车从甲地出发,行驶1小时后,一辆小汽车从甲地出发,小汽车和大巴车同时到达到乙地,已知小汽车的速度是大巴车的2倍,求大巴车和小汽车的速度. 26、如图1,在正方形ABCD(正方形四边相等,四个角均为直角)中,AB=8,P为线段BC上一点,连接AP,过点B作BQ⊥AP,交CD于点Q,将△BQC沿BQ所在的直线对折得到△BQC′,延长QC′交AD于点N. (1)求证:BP=C

雅云****彩妍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