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2025学年北京市海淀区清华附中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小红在马路上骑自行车,若说她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A.迎面走来的行人 B.路旁的树木 C.小红骑的自行车 D.从小红身边超越的汽车 2、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则制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 A.3:5 B.5:3 C.2:1 D.3:1 3、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物理教材的厚度约为0.5dm B.人步行速度约为4km/h C.洗澡时水的温度约为70℃ D.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 4、我校八年级同学们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体育测试,你认为下列成绩记录符合实际的是() A.立定跳远成绩为8m B.掷实心球成绩为6.5m C.女子800m成绩为40s D.男子1000m成绩为50s 5、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均不计,物重G=5N,则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分别为() A.5N,0N B.0N,5N C.5N,5N D.5N,10N 6、下列数据中与实际相符的是 A.中考考场内的温度约为50℃ B.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2m C.正常人的心跳每分钟约为5次 D.两个鸡蛋的质量约为100g 7、下列描述物质结构的四个图中,上层方框内的粒子由下层方框内的粒子构成正确的是() A. B. C. D. 8、如图光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水面“折”笔 B.彩虹 C.树荫下圆形光斑 D.白塔在水中的倒影 9、《红楼梦》中关于王熙凤的出场有这样的描写:一语未完,只听后院中有笑语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一屋子的人除了黛玉,闻其声就知来者是谁.这是通过声音辨人,利用了不同人的声音有不同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速度 10、下列现象中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来解释的是() A.雨后天空,弧状光带 B.岸边树木,水中倒立 C.水中铅笔,水面折断 D.井底之蛙,所见甚小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1、“嫦娥四号”于2019年1月3日成功着陆月球背面.发射“嫦娥四号”的火箭所使用的燃料主要是液态氢,这是利用了氢燃料_______的特性,火箭加速上升过程中机械能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2、凸透镜是许多光学仪器的重要元件,可以呈现不同的像。应用凸透镜,在照相机中成缩小的、______立的实像;显微镜的目镜成放大,______立的______像。 13、生活中处处有物理: (1)煮鸡蛋用水,而炸油条用油,这样可以给不同食物提供不同的温度,这样选择的原因是油和水的________不同。 (2)家庭用的液化石油气在常温下是用________的办法使气体液化的。 (3)小明洗澡时,看到浴室有两根水管,一根水管上有很多水滴,而另外一根水管上却没有水滴。他猜一根是热水管,一根是冷水管,但他怕烫不敢摸。请你帮他判断出没有水滴的那根是________(选填“冷”或“热”)水管。 14、如图所示为相同时间内甲、乙两种不同声波的振动图象(纵轴表示振动幅度,横轴表示振动时间),则它们振动频率较高的是_____图的声波,响度较大的是_____图的声波。 15、冰的密度是0.9×103kg/m3,有一块冰,它的质量是900g,它的体积是_____m3,如果冰要全部化成水,则水的体积是________m3。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6、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为了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小明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再把光屏放在它的另一侧,改变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试在甲图中画出光线II的折射光路_____; (2)把蜡烛、凸透镜、光屏固定在光具座上后,点燃蜡烛,再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__上。随着蜡烛的燃烧,光屏上的像已不在光屏中心,为了使像重新回到光屏中心,应向______移动光屏; (3)图乙中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未画出),则该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是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原理。若将蜡烛换成“F”字样的纸板,放在离凸透镜15cm的地方,小明观察到光屏上清晰的像是图丙中的______(填序号); (4)如图乙当光屏成清晰的像时,小明拿来爷爷戴的眼镜放于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的像又变得模糊,小明同学发现当光屏向右移动适当距离后像又清晰。由此可知,小明爷爷的眼睛属于_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 17、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平面镜水平放置,

一吃****福乾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