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2025学年吉林省吉林市吉化九中学物理八上期中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虹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B.光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改变 C.人能通过平静的湖面看到自己的脸是光的折射现象 D.阳光照射下,地面上呈现电线杆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2、下列物态变化的过程中都要放出热量的一组是() A.熔化、液化、凝华 B.液化、汽化、升华 C.升华、汽化、熔化 D.凝固、液化、凝华 3、下表给出了一些常见物质的密度,请根据下表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质密度(kg/m3)物质密度(kg/m3)纯水1.0×103冰0.9×103煤油0.8×103干松木0.5×103酒精0.8×103铜8.9×103水银13.6×103铅11.3×103A.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 B.不同的物质,密度可能相同 C.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 D.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相同 4、声音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雨滴落在地面上会发出声音,说明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声 B.物体的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C.市区内“禁鸣喇叭”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是因为超声波比次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 5、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某段平直公路上同起点向北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A.乙车到达800m处所用时间等于甲车达此处所用时间 B.根据公式v=s/t,甲车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C.甲车在0~20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乙车0~40s内的平均速度 D.在整个运动过程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始终向北运动 6、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5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B.在BC段,该物质不吸热 C.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5min D.该物质的凝固点是55℃ 7、在物理图像中,纵坐标和横坐标分别代表一定的物理意义,图线的倾斜程度、图线与横纵坐标围成的图形面积也具有特定的物理意义。下列对如图所示的两个图像所包含的信息的理解,正确的是() A.图a中图线与横轴的夹角越大,表示物质的密度越小 B.图a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该物质的密度大小 C.图b中水平图线表示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 D.图b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该物体在对应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8、如图是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庆典仪式现场,记者拍摄的一张升旗时的照片,记者拍完后想单独给五星红旗拍一张照片,记者应该() A.靠近五星红旗,镜头向后缩 B.靠近五星红旗,镜头向前伸 C.远离五星红旗,镜头向后缩 D.远离五星红旗,镜头向前伸 9、如图所示是一种环保手电筒.只有将它来回摇动,小灯泡就能发光.能说明手电筒工作的原理图是 A. B. C. D. 10、小明学习了物理之后对生活中的现象非常感兴趣,他对身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测,以下估测数据,不符合实际的是() A.发高烧时人体温度可达40℃ B.中学生的脉搏跳动一般每分钟约65次左右 C.校运会百米赛跑,冠军同学平均速度可15m/s D.一位中学生身高约1.6m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1、在节日盛典中,我们能同时看到各色射灯从地面射到空中的色彩斑斓的光柱和空中绽放的绚丽的烟花,这是分别利用了光的______和_____。若空气绝对干净,则此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12、如图所示,三个质量均为1kg的相同木块a、b、c和两个相同的轻弹簧p、q用轻绳连接,每根弹簧受到的拉力为8N时,伸长量均为1cm。木块a静止于光滑水平桌面、木块c静止于地面、木块b静止于木块c的正上方,弹簧p处于原长,光滑滑轮左侧的轻绳呈水平状态,而其右侧的轻绳呈竖直状态。现用水平力F缓慢向左拉弹簧p的左端,直到木块c刚好离开水平地面,则F的大小为________N,该过程弹簧p的左端向左移动的距离是_________cm。 13、校园内安装了许多监控探头,监控探头中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透镜,它能成倒立、缩小的_____像. 14、摩托车上的四冲程热机工作时提供动力的是_______冲程。 15、一束光射到平面镜上,与平面镜的夹角是30°,那么反射角是______,要想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成40°角,入射光线跟镜面的夹角应为______。当光垂直镜面入射时,反射角等于______。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6、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同学们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小红将正在发声的音叉与面颊接触,有“麻”的感觉,这种现象说明_____。为了验证小红的探究结论

Ro****44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