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2025学年吉林省朝鲜族四校联考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调研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A带正电,B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的金属箔张角变小,说明它得到电子 B.B的金属箔张角变大,说明两金属箔带上同种电荷 C.自由电子从B向A定向移动,瞬间电流方向由A到B D.正电荷从A向B定向移动,瞬间电流方向由A到B 2、“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的“手影”,剧院放映的“电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春游时留下美好记忆的照片“摄影”等,下列的“影”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手影——光的直线传播 B.摄影──光的反射 C.电影──凸透镜成像 D.倒影──平面镜成像 3、下列关于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错误的是() A.电流表可直接接到电源两极上 B.电流表应串联在电路中 C.电流从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 D.被测电压不应超过电压表量程 4、测量窗户玻璃的尺寸,选择下面哪种测量工具?() A.卷尺(量程5米,分度值1mm) B.皮尺(量程50米,分度值1cm) C.刻度尺(量程为20cm) D.游标卡尺 5、如图的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光从空气倾斜射入玻璃中,入射角为60°,折射角可能为 A.0° B.35° C.60° D.90° 7、劳动人民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留下了许多有名的谚语、俗语.下列是对有关相应物理本质的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A.“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因为声音的反射结果 B.“真金不怕火炼”﹣﹣金的熔点低于一般炉火火焰温度 C.“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D.“潭清疑水浅”﹣﹣光的折射现象 8、图中正确表示像与物关系的是() A. B. C. D. 9、小平同学观看老师演示如图所示的“烧金鱼”实验时,发现烧瓶里的水已经沸腾了,但是金鱼却安然无恙.于是,他就提出“是不是烧瓶里不同部位的水温度不同”的想法;接着老师就让小平同学用手去摸,果然下方烧瓶壁很凉爽、而上方却很热.小平终于知道了金鱼安然无恙的原因.上述划线部分探究主要经历的过程分别是 A.提出猜想和进行实验 B.提出猜想和总结结论 C.进行实验和总结结论 D.提出问题和总结结论 10、下表是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的G107次列车的部分运行时刻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站次站名到达时间开车时间里程/km1北京南始发站08:0502济南西09:4509:484053南京南12:1512:1810254上海虹桥**:**终点站1325A.列车从济南西站驶往南京南站的路程是1025km B.列车从北京南站到达南京南站的运行时间为4.10h C.若列车从南京南站驶往上海虹桥站的平均速度240km/h,则达到上海虹桥站的时刻为13:30 D.列车从北京南站驶往济南西站平均速度是243km/h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1、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测出该物体的长度是_____cm。 12、读出下列测量仪器的读数(数值及单位)并填入表中: 图甲物体的长度图乙秒表的读数图丙体温计的读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力传感器应用于一些电子产品,如电子秤等。常见的一种力传感器由弹簧钢和应变片组成,其结构示意图如图(a)所示。弹簧钢右端固定,在其上、下表面各贴一个相同的应变片(应变片结构如图(b)所示)。若在弹簧钢的自由端施加向下的作用力,则弹簧钢发生弯曲,上应变片被拉伸,下应变片被压缩。力越大,弹簧钢的弯曲程度越大。应变片的阻值对长度变化很敏感。给上、下应变片提供相等且大小不变的电流,上应变片两端的电压为,下应变片两端的电压为,传感器把这两个电压的差值()输出,用来反映力的大小。 ①自由端施加的作用力增大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 A.上、下应变片电阻都增大B.上应变片电阻减小,下应变片电阻增大 C.上、下应变片电阻都减小D.上应变片电阻增大,下应变片电阻减小 ②传感器输出的电压()随作用力增大而__________________。 14、戴眼镜的李强同学冬天从室外进入温暖的教室。发现眼镜的镜片上“白雾”,过一会儿,“白雾”逐渐从中间消失,“白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___形成的,“白雾”消失是由于发生了__________现象。 15、如图所示,食品盒中的干冰在室温下会慢慢变小,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此过程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三

元枫****文章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