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2025学年宁夏中学宁县物理八上期中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黄花蒿,一年生草本植物,有浓烈的香气.青蒿素是从黄花蒿叶中提取的高效、速效抗疟药,无色、针状、味苦,在水中几乎不溶,熔点15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浓烈的香气”,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无色”,说明青蒿素能把所有色光都反射回去 C.“在水中几乎不溶”,说明青蒿素的分子间没有空隙 D.“熔点156℃”,说明青蒿素为非晶体 2、面对清澈见底,看起来不过齐腰深的池水,不会游泳的人千万不要贸然下去,因为人们看到的池水深度和它的实际深度并不相同,下面四幅图能正确解释此现象的是() A. B. C. D. 3、a、b两个实心物体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物质的密度比b的大 B.b物质的密度是2×103kg/m3 C.b物质的密度是a的2倍 D.a、b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 4、一个竖直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管道如图甲所示,利用拉力F将一木块从管道的左端竖直拉进,右端竖直拉出。已知管道中的竖直管口对木块的挤压作用相同,并测得拉动全过程中拉力和木块移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受到的重力为2N B.4~6秒,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8N C.0~2秒,木块受到的合力为7N D.2~4秒,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最大 5、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3∶2,体积比为3∶4,现将甲、乙两物体都截去一半,甲、乙两物体剩余部分的密度之比为() A.1∶1 B.9∶8 C.1∶2 D.2∶1 6、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 A.给头发吹热风 B.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 C.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 D.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7、秋天是苹果收获的季节。为了提高果品质量,果农朋友会在果树下铺一层银色地膜,这样能使苹果的红色度提高约1倍。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苹果吸收了红色光,所以看起来是红色 B.在漆黑的夜晚,红苹果能发出红光 C.苹果树下铺地膜是为了吸收太阳光 D.苹果树下铺地膜是为了反射太阳光 8、已知海波的熔点是48℃,则48℃时海波的状态是() A..一定是固态 B.一定是液态 C.一定是固液混合态 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9、物理学中,常用图像来表示一些物理量间的变化关系,下列图像表示正确的是() A.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B.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C.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v随物距u变化的关系 D.同一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关系 10、用天平和量杯称量某液体时,量杯及杯中液体的总质量记为m,杯中液体的体积记为V,根据称量的数据作出m-V图象如图。由图象可知() A.该液体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量杯的质量为5g C.液体的密度是0.8g/cm3 D.20L这种液体的质量为50kg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1、经测定,某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即如图所示中“反应过程”所用时间)是0.4s。在某次试验中,该志愿者驾车以72km/h的速度在实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33m,则经过______m距离后汽车才开始减速;若志愿者边打电话边驾车,以72km/h的速度在试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在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39m,此时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是______s。由此研究可知,驾驶员驾驶时打电话,驾驶员的刹车反应会变慢。 12、根据表中下列物质的熔点,填写下列问题: 物质名称固态水银金铜钢固态氢熔点/℃-39106410831515-259(1)钢水凝固成钢块的过程中要放热,此时的温度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冬季的北极气温可达到-50℃左右,此时_____水银温度计。(选填“能用”或“不能用”) 13、在通常情况下,声音传播的速度跟介质有关,不同的介质,声音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在装满水的较长水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水管的另一端能听到_____次响声。此外,声音传播的速度还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声速也_____。 14、某导体电阻为20欧,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6伏时,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______安;当导体两端电压为10伏时,该导体的电阻为_______欧,通过导体的电流为_______安。 15、有一种“超声波喷雾降温扇”.在风扇转动时还可以喷出水雾.喷雾可以增加空气中的水分,风扇吹风加快了空气中水分的________,就加快了从周围物体________热量,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6、为了通过实验证明:当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时,物距越大,通过凸透镜成在光屏

一只****ng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