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2025学年安庆市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在我们的生活中,所涉及到的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中学生的平均身高约为2m B.健康人的正常体温是39℃ C.人的步行速度约为10m/s D.物理课本的宽度接近19cm 2、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下列有关指南针和地磁场的说法中正确是 A.指南针静止时南极指向地理北极 B.如果地磁场消失,指南针还能指示南北 C.指南针静止时指示南北,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D.由于地磁场的存在,所以在地球的周围才存在着磁感线 3、移动硬盘能够贮存信息,是利用了物质的() A.硬度 B.磁性 C.导电性 D.导热性 4、下列数据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普通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8m/s B.正常人1min的脉搏数约为70次 C.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0.8m D.一名普通初中学生的身高约为2m 5、有一种专门存放贵重物品的“银行”,当人们存放了自己的贵重物品后,要用仪器记录下自己的“手纹”、“眼纹”、“声纹”等,以便今后用这些自己独有的特征才能亲自取走东西,防止被别人盗领走,这里的“声纹”主要记录的是人说话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三者都有 6、下列图像中,能正确描述电阻I-R关系的是() A. B. C. D. 7、体积为100cm3的冰熔化成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ρ冰=0.9×103kg/m3) A.质量不变,水的体积为90cm3 B.质量变大,水的质量为100g C.质量不变,水的体积为100cm3 D.质量变小,水的密度为1.0g/cm3 8、2018年7月28日北京时间凌晨3点30到5点14出现罕见的月全食天象奇观.下面的知识点能用来解释形成月全食现象是 A.光的色散 B.光的直线传播 C.光的反射 D.光的折射 9、小明从家到学校,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4m/s.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6m/s.他整过程的平均速度是 A.5km/hB.5m/sC.4.8m/sD.5.6m/s 10、开创了以实验为基础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和数学表述的近代科学,被后人誉为“近代科学之父”的科学家是() A.牛顿 B.伽利略 C.瓦特 D.焦耳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1、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我国海警在钓鱼岛周边海域巡航的过程中,以航船为参照物,钓鱼岛是__的,若以海警为参照物,航船是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12、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cm,停表的读数是_______s。 13、如图甲所示,该木块的长度是_____cm;如图乙所示,该停表的示数为_____。 14、基础问答和计算 (1)将适量的油倒入盛水的烧杯中,发现油和水分为两层,油在水的上边,这是因为油的_______(填“质量”或“密度”)比水小。 (2)学校在放寒假师生离校后,都要将校内水管中的水放出,关闭总闸,防止水管冻裂。 若水管内水不放出,水遇冷凝固成冰,因为凝固过程中质量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冰的密度比水的小(冰的密度是900kg/m),所以水凝固成冰后体积_____(填“变大”或“变小”),9×10kg的水完全凝固成冰,则体积变化_______m。 15、1m3的冰熔化成水后,质量是_____kg,体积是_____m3(已知ρ水=1.0×103kg/m3,ρ冰=0.9×ρ水)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6、小明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______工作台上,将游码放在标尺______处,若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同甲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______g,酱油的密度为______kg/m3。 (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酱油的密度会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17、利用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规律时,首先将弹簧的B端固定,再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沿相反方向拉A端,使A端到达某一点O并记录下该点的位置,然后在表格中记录两个拉力的大小与方向,再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弹簧A端,仍将A端拉伸到O点,记录此时拉力的大小和方向。 (1)从下表的记录中你能得到的关于同一直线上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2)实验中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弹簧时,为什么仍要将弹簧A端拉到O点再读数?_________________

小宏****aa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