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2025学年山东省兰陵县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图是2020年6月21日出现的日环食现象,图中的光现象成因与此相同的是() A.雨后“彩虹” B.山的“倒影” C.水中“折筷” D.“手影”游戏 2、在以下的措施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A.载重汽车装有很多车轮 B.滑雪板比鞋子长得多 C.坦克的轮子上有很宽的履带 D.吸管的一端做成斜口 3、体育活动中蕴含很多物理知识,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力扣杀排球时手感到疼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足球被踢出后仍能继续运动,是因为受到惯性力作用 C.乒乓球被扣杀后飞向对方,说明力可以维持物体运动 D.铅球落地后将地面砸个坑.说明铅球受力发生了形变 4、我们曾听到鸟与飞机相撞而引起机毁人亡的报道,空中飞翔的鸟对飞机构成了巨大威胁,鸟与飞机相撞引起机毁的原因是() A.鸟飞行的速度很大 B.鸟飞行的速度很小 C.以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小 D.以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5、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初中学生步行的速度一般约为5m/s B.学生课桌的高度大约是1.5m左右 C.中学生的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0s D.学生考试用的2B铅笔的长约为18cm 6、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2米的两点,甲从P点向Q方向、乙从Q点同时沿直线同向而行,它们运的s﹣t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 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B.经过3秒,甲、乙相距3米 C.甲、乙相遇时离Q点6米 D.甲到达Q点时,乙离P点20米 7、一种新型保险柜安装有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锁.这种声纹锁能辨别主人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声速 8、关于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B.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C.漫反射实际上是一种折射现象 D.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9、中国(长沙)国际智能制造装备博览会(简称“长沙智博会”)8月20号在长沙举行,多款智能机器人齐亮相,如焊接机器人、喷涂机器人等,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能区分机器人和工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 B.机器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机器人的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 D.机器人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108m/s 10、如图所示,警察站在平面镜前正立警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警察在平面镜中成实像 B.警察远离平面镜时,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变小 C.警察靠近平面镜时,像远离平面镜 D.警察距离平面镜2m时,警察跟像的距离是4m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1、如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如图是用刻度尺测长度的实验,所记录的测量结果是______。 12、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估算“犯罪嫌疑人”的身高。如下图所示为“犯罪嫌疑人”的脚印,“犯罪嫌疑人”留下的脚印长为____cm,此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_____(只填序号)。A.1.65mB.1.75mC.1.85mD.1.95m 13、如图所示,是盘山公路拐弯处安装的镜子,它对光有发散作用,可以扩大观察视野,这种镜子是__选填(“凸面镜”或“凹面镜”);矫正视力会用到镜片,近视眼镜所用的镜片是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14、图中,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C; 15、如图所示,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cm,测得物体的长度是______cm。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6、小明在实验室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 (1)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该装置中有一处明显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另外两组同学选用相同的实验装置完成该实验,他们分别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得到a、b两个不同图像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3)如表是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记录,小明由于粗心大意记错了一个实验数据,你认为错误的数据是第________min时水的温度,你这样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min…91011121314…温度/°C…96979898959898…(4)改正数据后,小明根据实验数据判断出实验室内水的沸点,那么在当时的实验室环境下,99°C的水将处于________态(选填“固”或“液”或“气”)。 1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

努力****南绿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