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声现象的叙述中与图中情景不相符的是() A.甲图中,拨动琴弦发出悠扬的琴声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乙图中,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 C.丙图中,北京动物园的“隔音蛟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丁图中,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 2、人们在寒冷的冬天吃冰棍是哈尔滨市一道亮丽的风景。小雪将一杯80g的水放入冰箱中自制冰棍,当水完全结冰后(水的蒸发忽略不计),其质量() A.大于80g B.仍是80g C.小于80g D.不能确定 3、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仍按原来方向传播 B.光将向斜上方偏转 C.在光屏上呈现各种色光 D.光屏上只呈现红、绿、蓝三种色光 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们听不到真空罩中闹铃振动产生的声音,是因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B.敲击音叉时用力越大发出的声音越大,是因为音叉振动变快 C.赣州城区禁放鞭炮,这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D.渔船上安装的声呐系统是利用次声波确定鱼群的位置 5、如图为常温下一些物质的导电性能,从左到右导电性能越来越强,绝缘性能越来越弱,结合影响电阻大小的其他因素,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常温下粗铁丝的电阻比铜丝的电阻大 B.当导体中没有电流通过时,导体的电阻为零 C.常温下横截面积相同的铁丝,长的比短的电阻大 D.玻璃是良好的绝缘材料,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导电 6、“糖塑”是扬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麦芽糖放在容器中加热由硬变软,然后取出,在常温下不停的吹气塑型,在整个制作过程中麦芽糖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熔化和凝固 B.升华和凝华 C.汽化和液化 D.液化和凝固 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戴耳罩是从声源处控制噪声 C.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3×108m/s D.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响度不同 8、下列四幅图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甲图: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凸透镜矫正 B.乙图:表示远视眼的成因图,用凹透镜矫正 C.丙图: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目镜相当于放大镜 D.丁图: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目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 9、如图,在一台物理科学晚会上,一个女老师站在屏幕后面,表演组在屏幕后面通过灯光,让屏幕前面的观众看到女老师美丽的“剪影”和头顶划过的一道“彩虹”。下列关于“剪影”和彩虹描述不正确的是() A.“剪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人造的“彩虹”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屏幕前的观众看到“剪影”是由于“剪影”反射光的缘故 D.会场所有观众都能看到彩虹是因为光透过屏幕时发生了漫反射 10、如图甲、乙、丙、丁四幅图中的图象表示同一运动规律的是() A.甲乙 B.丙丁 C.乙丙 D.乙丁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1、如图所示,一个物块重20N,现用50N的水平压力F将它紧压在竖直的墙面上。当物块静止时,物块与墙面间的摩擦力f为_____N,现将压力F撤去,物体沿墙面下滑时,物块与墙面间的摩擦力为_____N。 12、一列长200m的列车,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整列火车通过1.9km的某一大桥所用时间是______s。若整列火车通过大桥所用时间是150s,那么这列火车的速度是______。 13、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45_____。一支铅笔的长度约是1.5_____。(均填合适的单位) 14、(1)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是_____cm。 (2)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N。 15、测速设备测得小汽车在通过5km的测速区间用时270s,其平均速度为_____km/h。根据该路段限速100km/h的规定,该车驾驶员_____(选填“会”或“不会”)受到处罚。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6、如图所示是我们做过的“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装置,其中使用可绕ON转动的纸板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呈现反射光线;二是______。实验过程中,纸板与平面镜必须______放置。当光线沿NO方向入射平面镜时,入射角为______度。 17、在做研究“观察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媛媛同学发现:实验室的光具座总长只有90cm,而实验桌上却有两个凸透镜,规格如表所示,媛媛面临的问题是:为了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选用哪个透镜较好? 序号直径焦距甲5cm30cm乙4cm10cm你认为,应该选用的透镜是_____(选填“甲”或“乙”);如果选用另一透镜,在实验过程中将会遇到的问题是_____。

春兰****89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