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淄博市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常看到鸡蛋先湿后干的现象,此现象反映的物态变化过程正确的是() A.先液化后蒸发 B.先升华后蒸发 C.先液化后升华 D.先凝华后升华 2、下列事例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A.路灯下人的影子 B.树木在湖水中的“倒影” C.教室黑板“反光” D.清澈的水底看起来变浅了 3、为了减弱噪声,下列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A.在耳孔中塞上一团棉花 B.在公路和住宅间设立屏障或植树 C.将噪声大的机器换成噪声小的机器 D.关闭所有的电源和不用任何机器 4、2019年1月3日,中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了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月表温度最低可达零下190℃。如图所示,“玉兔二号”在月球背面巡视时,下列物理量不发生改变的是() A.体积 B.质量 C.密度 D.温度 5、关于重力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没有施力物体 B.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C.有些物体有重心,有些没有重心 D.漂浮在空中的气球不受重力作用 6、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5s时,物体通过的路程为2.5m B.整个20s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0.2m/s C.物体在20s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物体在0~5s时间内的速度比10~20s内的速度大 7、如图所示,下列措施中不是为了减弱噪声的是() A.摩托车的消声器 B.隔音走廊 C.防止噪声耳罩 D.环境质量检测仪 8、如图所示,从长方体水槽右侧某一高度斜射一束激光,在水槽底部产生一个光斑O,下列操作可使光斑O向左移动的是() A.保持水面高度和射入角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 B.保持激光笔位置和射入角度不变,缓缓放出一些水 C.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的入射角减小 D.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入射光线绕入射点逆时针转动 9、如图,在探究响度与振幅关系的实验中,小明将一端系有乒乓球的细绳栓在横杆上,当鼓槌敲击鼓面时的力度越大时,乒乓球跳动高度越高,该实验中使用乒乓球的目的是() A.研究乒乓球的发声是由于乒乓球的跳动产生 B.研究乒乓球发声的响度与其跳动高度的关系 C.研究乒乓球的跳动高度与敲击鼓面力度大小关系 D.显示鼓面振动幅度 10、为庆祝“十九大”在北京隆重召开,整个仪征城都进行了亮化美化,许多旧式路灯和景观灯都换上了新的LED灯,但不知哪种灯泡更节能.小明认为:换上的LED灯比之前的灯泡发出的光要强,应该更耗电.小明的这一行为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 B.猜想假设 C.进行实验 D.得出结论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1、完成下列各小题: (1)在图甲中所示是温度计测得的温度,该温度值是_____; (2)在图乙中物体的长度为_____cm; (3)在图丙中,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在虚线框内应填入_____透镜。 12、小薇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她先将蜡烛和光屏分别固定在光具座的20cm和65cm处,然后移动透镜,在光屏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缩小实像,这时蜡烛与透镜的距离u和透镜焦距f的关系是______(用符号和不等式表示);接着小薇将光屏移到80cm处,为了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放大实像,此时透镜要向______(填“左”或“右”)移动,这时蜡烛与透镜的距离u和透镜焦距f的关系须满足______。 13、如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如图是用刻度尺测长度的实验,所记录的测量结果是______。 14、通过平面镜看到挂钟的指针情况如图所示,则此时的时间应该是______;近视眼镜的镜片应是______镜。 15、甲、乙两个物体,它们的密度之比是1:1,体积之比是2:5,则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是_____.如果甲截去一半,乙截去四分之—,剩下部分的密度之比是_____.将质量为54g的铝制成体积为25cm1的空心球,那么空心部分的体积为_____cm1.(ρ铝=2.7×l01kg/m1)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6、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时应选___________(选填“较厚”或“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竖立在水平桌面上; (2)使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____关系; (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关系; (4)在玻璃板前放置棋子A,将完全相同的棋子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眼睛应一直在玻璃板的____(选填“前”或“后”)侧观察,直至B与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得结论__

是向****23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