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2025学年广东省中学山市四中学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经典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加在某电动机上的电压是U,电动机消耗的电功率为P,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r,则电动机的输出机械功率为() A.P B. C. D. 2、如图所示是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1g的某液体的体积—温度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4℃时,液体密度最小 B.温度升高,液体密度不变 C.1℃时液体的体积比5℃时的大 D.由1℃升高到8℃,液体体积一直变大 3、下列事例中,物体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A.铁块压成铁片 B.水凝固成冰 C.从地球带到太空的食品 D.烧杯中正在沸腾的水 4、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色散的是() A.广场上的激光束 B.阳光透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 C.小桥在水中的“倒影” D.水中的筷子“弯折” 5、有关光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到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是倒立的虚像 B.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原因是靠近镜子时所成的像会变大 C.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是光的色散现象 D.在医院的手术室、病房里,常可以看到用红外灯来灭菌 6、如图,有四只完全相同的烧杯,各盛有质量相等的水、酱油、酒精、汽油(ρ酱油>ρ水>ρ酒精>ρ汽油),其中盛汽油的烧杯是() A. B. C. D. 7、下列短语或词句涉及到的知识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的是() A.立竿见影 B.水中捞月 C.三点一线 D.一叶障目 8、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是() A.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 B.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 C.改变薄塑料尺划过梳子的速度 D.改变吹笔帽的力度 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指次声波传播得很远 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10、质量和体积都相同的三个空心球,它们的材料分别是铝、铜和铅,则空心部分最大的是() A.铝球 B.铜球 C.铅球 D.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1、如图所示,是水的循环示意图.请补充完成图中(1)_________、(2)_________两处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及吸、放热情况. 12、如图所示的测量工具叫__________,它是测量_____的仪器,此时它示数为______牛。 13、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中包含了声现象,如:①低声细语、②声如洪钟、③悦耳动听④震耳欲聋。这些成语中所描述的声音特性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_____(填序号)。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的波形图,其中音调相同的是_____ 14、闪电和雷声是很常见的自然现象,当雷电发生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而后才会听到雷声,这是因为光速比声音的速度大得多的缘故,请问: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km/s;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____m/s。 15、如图所示,是测量木块长度的情景。则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cm;木块长为______cm。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6、小明用凸透镜(焦距为10cm)、蜡烛、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如图甲所示,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将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调到_____。当蜡烛距凸透镜的距离为30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2)在甲图所示的实验过程中,蜡烛在燃烧中不断缩短,导致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动,为使像重新回到光屏中央,应将凸透镜_____(填“向上”或“向下”)移动。某一小组同学调整好器材,得到独焰清晰的像后,将一同学的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前(如图乙所示),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只向左移动光屏,像又清晰了,由此可判断该同学是_____(填“近视”或“远视”)眼; (3)如图丙所示,平面镜前一发光点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恰好通过凸透镜的焦点F,射到凸透镜后再次发生了折射。请利用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和凸透镜对光的作用,完成这一现象的光路图。(________) 17、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表格图象: 请利用表格中的数据,用描点法画出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 (_____________) 时间/min01234567温度/℃9092949698999999(2)结论方法:水沸腾过程中,温度______,这个温度叫做水的沸点,上述实验中水的沸点为______℃,实验中通过加热的时间来体现水吸收的热量的多少,应用的科学方法

是丹****ni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