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2025学年广东省佛山南海区四校联考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中经典模拟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a物质的密度最小 B.b物质的密度最小 C.a物质的密度是2×103kg/m3 D.c物质的密度是2×103kg/m3 2、下列估计符合生活实际的一项是() A.家庭常用大罐装牙膏质量约为200g B.超市常卖的食用盐一袋大约0.2kg C.海水密度大约1.03kg/m3 D.南昌夏天最高温度大约29°C 3、社会生活中密度用途很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农民常用一定密度的盐水进行选种 B.飞船尽可能采用强度高、密度大,性能优良的新材料制造 C.气体受热膨胀,密度变小,所以发生火灾时为了避免吸入燃烧后产生的有毒气体,人应贴近地面爬行 D.拍摄房尾倒塌伤人的特技镜头时,房屋构件的道具一般用泡沫塑料制作,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泡沫塑料的密度较小 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不能传递能量 B.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离音箱近时听到的声音更大,是因为声源振动的更快 D.将水泥路面改成有许多空隙的“海绵”沥青路面可以减弱噪声 5、有一瓶食用油用掉一半,则剩下的半瓶油 A.密度为原来的一半 B.质量为原来的一半 C.体积、密度都为原来的一半 D.质量、体积和密度都为原来的一半 6、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c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 B.a物质的密度最大 C.b物质的密度是1×103kg/m3 D.c物质的密度是a的两倍 7、如图所示是用斜面和小车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小车下滑过程在做变速运动 B.测量下半程平均速度时要让小车从中点处静止滑下 C.为了延长小车在斜面运动时间,可以减小倾斜程度 D.实验时小车过了中点才停止计时,将会导致上半段平均速度偏小 8、甲看到:路旁树木向东运动;乙看到:甲静止不动.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应当是() A.甲向西,乙向东运动 B.甲向东,乙向西运动 C.甲乙都向东运动 D.甲乙都向西运动 9、关于测量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认真细致的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C.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避免误差 D.误差就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 10、小明早上起的稍晚了一些,没来得及吃早饭就去上学了,上学的路上买了一杯牛奶喝掉了半杯,关于剩下半杯牛奶与一满杯牛奶对比“质量”和“密度”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B.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C.质量变小,密度变小 D.质量不变,密度变小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1、量筒内装有500ml的盐水,密度1.1g/cm3,由于蒸发,一段时间后,从量筒刻度上发现还剩400ml盐水,则剩余盐水密度是______g/cm3。 1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中,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而是光线经过不均匀大气时发生______而形成的像。如图,站在A点的人恰好看到地平线上的太阳,他所看到的太阳的实际位置应是图中的______位置(选填“甲”或“乙”)。太阳光是白光,它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______。 13、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cm,铅笔的长度记作______cm;秒表的读数为_____s. 14、一只燕子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当燕子距水面6m时,它的“倒影”距水面_____m,当它竖直向上远离湖面的过程中,其“倒影”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超声是物体快速振动产生的,次声的传播_____(选填“也要”或“不要”)介质。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6、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活动中所选用的器材和活动过程. (1)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___,在探究活动中对玻璃板放置的要求是:_________; (2)选择蜡烛A和B的要求是:__________; (3)如果在图甲中蜡烛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板做屏幕,则白纸板上将__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蜡烛的像; (4)如果将蜡烛向靠近镜面方向移动,那么蜡烛的像将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把蜡烛B放到A蜡烛像的位置上,将会看到图丙所示的现象.这说明:_________. 17、小安同学用如图甲、乙所示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

一条****然后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