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2025学年江苏省南通市部分学校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发声的音叉难以观察到的微小振动可以通过其激起的水花来体现,以下实例中采用类似研究方法的是 A.研究光现象时,引入光线用来描述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B.研究熔化现象时,比较冰、蜡的熔化特点 C.研究蒸发现象时,探究影响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的关系 D.液体温度计利用液柱长度的变化来显示温度高低 2、下列现象中,物体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A.一杯水结成冰 B.把一团橡皮泥捏扁 C.把美工刀表面磨光 D.把书包从一楼背到四楼 3、下列估测合理的是() A.普通学生课桌的高约是1.3mm B.普遍中学生跑50m的时间约是3s C.普通人正常行走的速度约是5m/s D.一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是50kg 4、关于自然界的水循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吸热液化成小水珠 B.江湖河海中的水吸热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 C.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再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 D.积雪放热熔化成水归入大海 5、在观察碘升华的实验中,小刚同学将碘锤浸入开水加热,小明直接将碘锤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碘锤中都会出现碘蒸气,已知碘的熔点是114℃、沸点是184℃;水的沸点是100℃,酒精灯火焰温度约为4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碘升华是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 B.甲图中固态碘可能先变为液态,再由液态碘变为气态碘 C.选用甲图加热方式,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得碘锤受热均匀 D.做碘升华实验,选用图甲装置更加合理 6、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如图所示。图甲和图乙中方框内的透镜依次是() A.凸透镜、凹透镜 B.凸透镜、凸透镜 C.凹透镜、凸透镜 D.凹透镜、凹透镜 7、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中学生课桌的高度大约是0.8m B.普通中学生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1m/s C.一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550kg D.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是37°C 8、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矫正远视眼需要佩戴合适的凹透镜 B.矫正近视眼需要佩戴合适的凹透镜 C.人站在穿衣镜前看到自己在镜中的像是实像 D.用照相机拍照时,景物应位于照相机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内 9、有一个医用氧气瓶,装满时氧气的密度为3kg/m³,后来输氧消耗了,则剩余氧气的密度为() A.2kg/m³ B.3kg/m³ C.kg/m³ D.kg/m³ 10、下列观察对岸的树木在水中倒影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m/s.从地面向月球发射的激光到达月球并返回地面约需2.6s,则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km. 12、学校文化节上,某同学演奏小提琴,优美的琴声是由琴弦_________产生的,琴声是通过__________传到同学们耳中的。 13、如图,小明骑自行车时,通过戴在手臂上的平面镜看到身后一棵树的像。向前骑行一段距离后,像的大小________;像离小明的距离_________。(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制噪声有三种途径,下面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哪一类: 摩托车上安装的消声器,这是__; 城市道路旁安装隔音板,这是__; 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这是__。 15、如图所示,橡皮长度是_____cm。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6、为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 (1)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上的情况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填“左”或“右”)端调。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金属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所加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所测金属块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3)把金属块放入装有水的量筒中,前后液面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金属块的体积为___________,该金属块的密度为___________。 17、小明同学为了测量“浦楼牌”陈醋的密度,进行以下实验: (1)把天平放在________,将游码移至标尺的零刻度处,然后调节________,使天平横梁平衡. (2)接下来进行以下三项操作: 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陈醋的总质量; B.将烧杯中的一部分陈醋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陈醋的体积, C.将待测陈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陈醋的总质量,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3)由图可得陈醋的体积为________,陈醋的密度是________.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 18、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g/cm3。小方利用一个质量为300g的玻璃瓶,设计可测量某液体密度的实验

文宣****66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