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2025学年河南省平顶山物理八上期中调研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如图所示,能正确反映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是 A. B. C. D. 2、一位同学用刻度尺先后四次测量一物体长度,各次测量结果分别是25.43cm、25.45cm、25.46cm,25.83cm则此物体长度应是 A.25.44cm B.25.45cm C.25.447cm D.25.54cm 3、“复兴号”动车组列车从北京南站行驶到天津站全程120km,所用时间是30min;陆地上的猎豹最快每秒可跑40m;旗鱼是海洋中游速最快的鱼类之一,它的游速可达118km/h,比较它们的速度大小() A.猎豹的速度最大 B.“复兴号”动车组列车的速度最大 C.旗鱼的速度最大 D.三者速度一样大 4、如图所示,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从月球返回到绕月轨道和返回舱进行对接() A.以返回舱为参照物,探测器是运动的 B.以探测器为参照物,返回舱是静止的 C.以返回舱为参照物,月球是静止的 D.以月球为参照物,探测器是静止的 5、对密度公式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 B.物体的密度跟体积成反比 C.物体的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跟质量和体积无关 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 6、甲、乙、丙三个正方体,它们的边长之比是1∶3∶4,质量分别为2g、18g、128g,它们都是同一材料制成的,但有一个是空心的,则空心的正方体是() A.甲 B.乙 C.丙 D.无法判断 7、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小孔成倒立的虚像 B.图乙中,配戴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图丙中,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D.图丁中,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8、用图所示的刻度尺来测金属块的长度,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A.8.60cm B.1.60cm C.1.6cm D.以上读数都不正确 9、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温度升高,內能一定增加 B.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一定降低 C.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 D.物体内能增加时,温度一定升高 10、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摩拜、OFO为首的共享单车应运而生,由于其方便快捷,符合低碳出行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下列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 A.共享单车的质量大约为100kg B.人骑行后的心率大约为120次/分钟 C.共享单车的车轮直径大约为1.5m D.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大约为60km/h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1、当你在湖边漫步时,有时会看到鱼在水中游的美景,你所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______形成的______像,比实际位置要______(选填“深”或“浅”), 12、如图所示,小玲手持一个焦距为15厘米的凸透镜,则此时透镜离她左眼的距离______15厘米(选填大于、等于、小于),我们通过透镜看到小玲的“眼睛”其实是一个放大的正立的______像(选填:实、虚)。 13、用久了的电灯泡会变黑,是因为钨丝受热产生的________现象,然后钨蒸汽又在灯泡壁上产生________现象的缘故,(填物态变化名称)后面此过程是______(填“吸热”还是“放热”)。 14、“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若以“山”为参照物,轻舟是______的;若以“轻舟”为参照物,山是______的.猿声是通过______传入诗人的耳朵的. 15、晴天时,在树荫下的地面上看到圆形的小亮斑,这是光的______形成的;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______m/s.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6、在探究声音的特性时,进行如下实验: (1)如图1所示,先拨动张紧的细橡皮筋,再拨动张紧的粗橡皮筋,观察先后两次发声时橡皮筋振动快慢及声音的特点,记录如下表: 序号橡皮筋长短橡皮筋粗细振动快慢声音甲相同细快尖锐乙相同粗慢低沉(2)如图2所示,两次敲打音叉,观察泡沫塑料球被弹起,第一次轻敲音叉,发现塑料球弹起高度较小;第二次重敲音叉,发现塑料球被弹起高度较大,而且音叉两次发出声音前者小些,后者大多了。分析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1)主要研究声音的________________高低与发声物体的频率是否有关;实验中运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2)主要研究声音的____________与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是否有关;实验中通过观察泡沫塑料球被弹起的高度来判断音叉微小的振动,是物理学中的_____________.法。 17、陈帅和实验小组成员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实验中,老师发现他们的温度计玻璃泡碰到了烧杯的底部,则该组测得水的温度比实际温

一吃****瀚文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