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2025学年河南省洛阳嵩县联考物理八上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光在下列物体表面发生镜面反射的是() A.布料表面 B.黑板上的字 C.墙壁表面 D.平静水面 2、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 A.a物质的密度最小 B.c物质的密度最小 C.b物质的密度是2.0×103kg/m3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3、为了使学生在教室上课时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下列措施中合理有效的是() A.教室内保持安静,不讲话 B.在教学楼周围植树 C.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 D.在教室里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4、物态变化现象在一年四季都会发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春天早晨出现的大雾是汽化形成的,此过程需要吸热 B.夏天冰棒周围冒出的“白气”是液化形成的,此过程需要放热 C.秋天早晨花草上出现的露珠是熔化形成的,此过程需要吸热 D.冬天早晨地面上出现的白霜是凝固形成的,此过程需要放热 5、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a物质的密度最大 B.c物质的密度最大 C.b物质的密度是2×103kg/m3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6、下面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C.冰在熔化时温度不变内能增加 D.热机所用燃料的热值越大,效率越高 7、下列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 A.冰箱冷藏室的温度约为18℃ B.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 C.一支2B铅笔的质量约为500g D.中学生在测试800m时的速度约为10m/s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 B.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响度 C.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超检查身体是声与信息在医学中的应用 9、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初中物理课本一页纸的厚度约为2mm B.人的步行速度约为5m/s C.一个乒乓球的质量约为3g D.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为 10、下列实例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白气” B.深秋的早晨草上出现霜 C.夏天扇扇子觉得很凉快 D.吃冰棒可以解热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1、一种不可见光实现对电视的控制,它是______;小明在南山游玩,发现大树底下有许多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太阳的______(选填“实”或“虚”)像,光斑的形状与大树缝隙的形状______(选填“有关”、“无关”)。 12、甲白炽灯标有“220V100W”的字样,乙白炽灯标有“220V60W”的字样,比较两灯的灯丝,其中___________灯的灯丝较粗,若将它们并联在照明电路中,其中___________灯较亮。 13、植物也遵循“适者生存”。如图所示的两种植物,一种是仙人掌,一种是芭蕉树。其中,能生存于沙漠中的是___________,它能生存的优势是叶子能__________(选填“加快”或“减慢”)水分的蒸发。 14、中考英语听力时,为了让同学们顺利答题: A.老师关窗户是从_____来控制噪声的影响; B.老师关电风扇是从_____来控制噪声的影响; C._____(选填“能”或“不能”)选择从防止噪声进入耳朵来控制噪声的影响。 15、如图所示,两条光线会聚于a点。若在虚线框内放入透镜后,光会聚于b点。则该透镜是______透镜,对光线有______作用。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6、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数据如下。 物质初始温度/℃加热时间/min最后温度/℃水30745食用油30768(1)实验中,要控制水和食用油的质量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此实验方法称为_____法。 (2)在此实验中,把水和油加热7分钟,水吸收的热量_____食用油吸收的热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实验中通过记录_____来反应吸收热量的多少,此实验方法称为_____法。 (4)实验表明,_____(选填“水”或“食用油”)吸热能力更强。 17、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图甲中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未画出)。 (1)图乙中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未画出),则该像是______(选填“正立”、“倒立”)、______(选填“放大”、“缩小”、“等大”)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个成像特点制成了_______

书生****文章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