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2025学年浙江省湖州市名校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调研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如图所示的m-V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量杯质量为40g B.该液体密度为1.25g/cm3 C.该液体密度为2g/cm3 D.该液体密度为1g/cm3 2、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不同,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升高的温度,就“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猜想假设 B.提出问题 C.进行实验 D.分析论证 3、下列与物态变化有关的现象,正确的说法是() A.扇扇子时人会感到凉快,是因为扇子可以扇出凉风 B.湿手伸进冰箱取冰棒时,有时感觉到手被冰棒粘住了,这是凝固现象,冰棒放热 C.天气热的时候,吃雪糕感觉凉快,这是因为雪糕熔化,雪糕吸热 D.冬天,戴眼镜同学进入温暖的室内时眼镜片蒙上了一层雾气,这是液化现象,眼镜片放热 4、下列数据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人的心跳频率大约为1.2Hz B.正常洗澡水的温度大约为60℃ C.人的正常体温为35℃ D.让人感觉舒适的环境声强级为90dB-100dB 5、根据表中的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一些物质的比热容水铝煤油、冰干泥土沙石铜A.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不可能相同 B.夏天,在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主要利用水的比热大的特性 C.比较水和沙石的比热容可知,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大 D.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多 6、小李坐竹筏顺流而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竹筏为参照物,小李是运动的 B.以河水为参照物,小李是静止的 C.以河岸为参照物,竹筏是静止的 D.以上都不对 7、2019年12月26日,地球迎来一场日环食。如图,本次环食带没有穿越中国,但我国全境能看到不同程度的日偏食。日食成因属于() A.光的折射 B.光的反射 C.光的直线传播 D.凸透镜成像 8、下列生活中的器具,用到紫外线的是() A. 验钞机 B. 电视遥控器 C. 浴霸 D. 感应式水龙头 9、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与海市蜃楼成因相同的是 A.凿壁借光 B.水中折筷 C.手影游戏 D.水中倒影 10、关于物体的质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块石头从月球带到地球上,其质量将变小 B.将一铁块压扁了,其其质量不变 C.一块冰熔化成水,其质量变小 D.1kg铁块的质量比1kg木头的质量大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1、射水鱼有非常独特的捕食本领,当搜索到停歇在水面附近树枝、草叶上的猎物后,会选择合适的角度瞄准目标,喷射出1m多高的水柱,将小虫击落水中吃掉如图。根据你学过的光学知识判断,它在水下向水面上的小虫喷水时,喷射的方向应该是对准看到小虫_________(选填“下方”、“上方”),这是光的_______现象引起的。 12、清晨,人们看到的“太阳”是真是太阳的_______像(填“虚”或“实”),这是由于太阳光在穿过不均匀的大气时,发生了光的_________现象。 13、某凸透镜焦距离为10cm,物体放在到凸透镜距离15cm处,凸透镜成的像是______、______、的实像。 14、如图是用照相机所拍摄的气泡从充满油的玻璃管底端向上运动的一张频闪照片,气泡从点A开始运动,频闪点B、C、D是每隔2s拍摄的气泡位置,分析照片可知: (1)气泡在AD段做__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其理由是___________; (2)气泡在BD段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3)该气泡在________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最大。 15、如图是小明某次步行后手机“微信运动”功能记录的数据.如果小明此次步行时间是3000s,步长是0.5m,那么他步行的速度是__m/s;若以手机为参照物,小明是___的.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6、小林同学利用图示装置来研究凸透镜成像。 (1)实验前,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的目的是_______。 (2)如图a所示,当凸透镜位于光具座上A处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将凸透镜向右移到B处(图中未标出),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此时所成的像是倒立_______的实像。 (3)实验过程中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若仍使烛焰的像位于光屏中央,蜡烛和凸透镜不动,则光屏应_______(选填“向上”或“向下”)移动。 (4)在上述探究活动中,若一支蜡烛与光屏间的距离为L,与凸透镜第

灵慧****89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