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2025学年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预测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将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把一个物体放在该透镜正前方20cm处,则透镜成() A.倒立、缩小的像 B.倒立、放大的像 C.倒立、等大的像 D.正立、放大的像 2、下列体育运动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足球守门员戴着防滑手套 B.打羽毛球时握紧球拍 C.对赛车的轴承添加润滑油 D.体操运动员上单杠前往手上涂抹镁粉 3、关于实验中的误差和错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误差就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 B.错误无法消除 C.用同一个测量工具,无法减小误差 D.误差虽然不能避免,但是可以减小 4、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使蜡烛A的像更清晰 B.使用相同的蜡烛A、B,目的是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C.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光屏能够承接到像 D.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它所成的像将远离玻璃板 5、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小芳同学在玻璃板前放一只点燃的红色蜡烛A,再另取一只未点燃的红色蜡烛放在玻璃板后面,与A的像重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纸板在蜡烛B附近可以承接到蜡烛A的像 B.小芳能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是由于光的反射 C.红色蜡烛吸收红光,反射其他色光,所以看起来是红色 D.蜡烛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取决于蜡烛A的大小 6、当人们坐在向东奔驰的动车上时,以车窗为参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路面是静止的 B.行李架上的行李是静止的 C.车窗外的树木是向东运动的 D.坐在座位上的乘客是运动的 7、下列估测值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A.人感觉舒适的室温约为37℃ B.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2m C.人眨一次眼睛的时间约为10s 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为1.4km/h 8、平静的池面上眏出了空中飞翔的小鸟,小明说:“快来看,鸟和鱼在水中比赛呢!”他看到的“鸟”和“鱼”实际上是 A.“鸟”是实像,“鱼”是虚像 B.“鸟”是虚像,“鱼”是实像 C.“鸟”和“鱼”都是实像 D.“鸟”和“鱼”都是虚像 9、家里的浴室中,为了防止地面沾水使人打滑跌倒,下列采取的措施中错误的是() A.浴室铺上带有凹凸花纹的地砖 B.人沐浴时穿的拖鞋鞋底带有凹凸花纹 C.脚底下垫放一条毛巾 D.穿上平底的塑料拖鞋 10、中国的高铁技术世界一流。如图所示,几枚硬币静止立于高速行驶列车的窗台上,此时选择的参照物是() A.车内的座椅 B.旁边走过的列车员 C.路边的树木 D.远处的高山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1、如下图所示,木块的长度为_____cm。 12、如图所示的透镜是_______透镜,此时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________像;用这种透镜制作的眼镜可以用于矫正_______眼(选填“近视”或“远视”)。 13、小华用热水冲了一杯200mL的牛奶,称得牛奶的质量为220g,那么该牛奶的密度是_____kg/m3:小华喝了三分之一后,又向杯中加热水到200mL,则此时牛奶的密度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李白的诗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中的三个人,除他自己外,另外的两个人一个是由于光的___形成的影子,另一个是由酒面_____形成的像. 15、向某烧杯中逐次加入某种液体,每次加入10cm3的液体时,同时测量液体与烧杯的总质量,直到装满烧杯,并将体积与质量的数据绘制成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烧杯质量为______g;液体的密度ρ液=______kg/m3;若向该烧杯中倒入一半酒精,则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为______g(ρ酒精=0.8×103kg/m3)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6、为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哪些因素有关,小丽同学做出以下猜想: 猜想A: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没有磁性; 猜想B:外形相同、匝数相等的电磁铁,通过的电流越大,它的磁性越强; 猜想C:外形相同的螺线管,线圈的匝数越多,它的磁性越强。 为了检验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小丽所在实验小组通过交流与合作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用漆包线(表面涂有绝缘漆的导线)在大铁钉上绕制若干圈,制成简单的电磁铁。如图所示的a、b、c、d为实验中观察到的四种情况。根据小丽的猜想和实验,完成下面填空: (1)实验中是通过电磁铁_____________判定其磁性强弱的; (2)通过比较____________两种情况,可以验证猜想A是正确的; (3)通过比较____________两种情况,可以验证猜想B是正确的。 1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 (1)平行

书生****aa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