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2025学年海南省海南师范大附属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调研模拟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关于汽化的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A.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B.蒸发和沸腾都需要吸收热量 C.沸腾时温度不变,不需要吸收热量 D.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是为了减少水分蒸发 2、要观察月亮表面的面貌,可选用() A.放大镜 B.显微镜 C.近视镜 D.望远镜 3、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相同的烧杯内盛有质量相等的水、酒精、和盐水,则甲乙丙三个烧杯中的液体分别是() A.酒精、水、盐水 B.水、盐水、酒精 C.水、酒精、盐水 D.盐水、水、酒精 4、如图所示,不透光的纸上有一个足够小的倒立三角形小孔,蜡烛点燃后通过小孔在后面的光屏上出现一个像。则像的形状是方框内的() A. B. C. D. 5、下列关于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发生力的作用时,不一定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B.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一个施力物体存在 C.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D.两个物体不接触,不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6、“用电流表测量小灯泡的电流”的部分电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导线连接c、e,电流表只能测量通过灯泡L1的电流 B.用导线连接d、e,电流表只能测量通过灯泡L2的电流 C.用两根导线分别连接a、d和c、e,电流表只能测量通过灯泡L2的电流 D.用两根导线分别连接b、d和c、e,电流表只能测量通过灯泡L2的电流 7、某小组凤堂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某液体的密度,图甲是调节天王空盘土衡时的情形,天平调平衡后,他进行了四次实验操作;(1)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28g;(2)测出烧杯与液体的总质量为160g;(3)测出烧杯与剩余液体的质量如图乙;(4)烧杯中液体部分倒入量筒测量液体体积如图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应将右边的平衡螺母向右调,使横梁平衡 B.乙图中测质量时,天平的读数是94.2g C.小明按(1)(4)(3)实验操作顺序测得液体的密度为1.1g/cm3比真实值偏大 D.小聪按(2)(4)(3)实验操作顺序测得液体的密度为1.1g/cm3 8、如图是一种沙漠里能收集空气中水分的甲虫。清晨,空气中水蒸气含量高,甲虫从洞穴中走出爬上沙丘,迎着风整个身体呈倒立姿势,很快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其背部凝结成水珠,水珠越聚越多,顺着背部流入甲虫的嘴里。科学家利用该原理制造了沙漠集水器,实现沙漠淡水的补给,能让沙漠变成一块块绿洲。甲虫能收集到空气中的水蒸气,说明它背部的温度比外界气温() A.一定高 B.一定低 C.一定相同 D.以上都可能 9、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下列有关指南针和地磁场的说法中正确是 A.指南针静止时南极指向地理北极 B.如果地磁场消失,指南针还能指示南北 C.指南针静止时指示南北,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D.由于地磁场的存在,所以在地球的周围才存在着磁感线 10、一次需要量出100g密度为0.8×103kg/m3的酒精,最合适的量筒是() A.量程100ml,分度值2ml B.量程500ml,分度值50ml C.量程250ml,分度值2ml D.量程400ml,分度值10ml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1、夏天,从冰箱中取出饮料瓶,可观察到瓶子表面有许多小水珠,擦干后很快又形成,这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是﹣25℃,降水量很小,但这里的空气却很湿润,这是由于冰发生了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在这个过程中,冰需要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12、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生理医学诺贝尔奖,这是中国在科学领域获得的诺贝尔首奖,具有突破性的意义.她回忆当年带领课题小组实验尝试加热青蒿水溶液使其沸腾,从而去除水份以提取药物,做了大量实验但并没有发现有效结果.她猜想:可能在高温的情况下,破坏了青蒿里面的有效成分,于是改为乙醚提取.最终成功地从青蒿乙醚溶液中提取出有效物质,命名为青蒿素. (1)青蒿素的提取是利用乙醚的____________(选填“熔点”或“沸点”)较低. (2)我们可以取一支大注射器,拉动活塞使注射器里吸进一些乙醚,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向外拉动活塞,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慢慢消失,这是一种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然后反向推动活塞,观察到慢慢会有液态乙醚出现,这表明用___________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 13、如图所示的物理教材中的插图,坐在船中的人用力向前推动另一艘船时,发现自己坐的船向后退,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还可说明物体间_____. 1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5c

玉怡****文档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