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2025学年甘肃省平凉市名校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监测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当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时,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能正确表示其传播方向的是 A. B. C. D. 2、以下对声音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把一只耳朵紧贴在桌面上仍然能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说明声音可以通过固体传播 B.民乐团合奏时人们能区分出不同的乐器,是因为这些乐器演奏时的响度不同 C.录课教室通常用泡沫材料将墙壁包装起来,是为在了声源处减弱噪声 D.击鼓时放在鼓面上的碎纸屑跳起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3、我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水资源人均占有量是世界的25%,是世界上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了解地球的水循环知识,提高节水意识,培养良好的用水习惯,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关于地球的水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海水吸热,汽化成水蒸气 B.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熔化成水滴 C.小水滴遇到更冷的气流,凝华成小冰珠 D.小冰珠在降落过程,液化成雨水 4、下列测量中采用的方法比较合理的是() A.测量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时,先测出200页同样纸的厚度,然后除以200 B.测量乒乓球的直径时,只使用一个刻度尺,不需要其他辅助工具,就可以准确测量 C.测量地图上铁路线的长度时,用一根有弹性的棉线的曲线重合来测量 D.测量1元硬币的厚度,可以测量10枚1元硬币的总厚度,然后再除以10 5、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A.6m/s B.6.25m/s C.6.75m/s D.7.5m/s 6、来自远方物体上的光进人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后折射形成了下图所示的情况。则下列关于此类眼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此类眼睛的晶状体变厚,聚光能力弱 B.此类眼睛的晶状体变薄,聚光能力强 C.此类眼睛是远视眼,应用凸透镜矫正 D.此类眼睛是近视眼,应用凹透镜矫正 7、由不同种物质构成的甲、乙和丙三个物体,甲、乙两物体质量都为1kg,丙物体2kg。将三个物体的温度都升高1℃,吸收的热量绘制成了如图所示的柱状图。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A.乙和丙的比热容相等 B.甲的比热容是乙的2倍 C.丙的比热容是乙的2倍 D.甲、乙和丙的比热容都相同 8、如图所示电路中,要使电阻R1、R2并联,甲、乙应该接入的是() A.闭合开关s,甲接电压表,乙接电流表 B.闭合开关s,甲接电流表,乙接电压表 C.断开开关s,甲接电压表,乙接电流表 D.断开开关s,甲、乙都接电流表 9、有一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4s内通过的路程是10m,这个物体在2s内的速度一定是 A.2.5m/s B.5m/s C.20m/s D.40m/s 10、如图所示,小明采用透明玻璃板、蜡烛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在较亮的环境下观察效果更好 B.实验时选用的两支蜡烛大小应相同 C.透明玻璃板摆放应该与纸面垂直 D.若把光屏放在B位置,蜡烛的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1、如图甲、乙所示,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实验时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性质制成的;分析图象乙可知,冰熔化过程中温度______,但要继续吸热;在8分钟时处于_____态。 12、小丽的爸爸在海鲜的上面铺了一层碎冰块,其目的是冰块在熔化时要_______________,且温度_____________,能实现保鲜的效果。 13、中国南海海底探明有大量的“可燃冰”,同等条件下,“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达到煤气的数十倍,说明“可燃冰”的________很大,“汽车不但要吃油,有时也要喝水”,用水冷却发动机是因为水的比热容________. 14、如图所示,在气体的扩散实验中,玻璃板______(选填“上面”或“下面”)的瓶子内装有二氧化氮气体,另一个瓶子装有空气,在抽掉玻璃板后观察到最终两个玻璃瓶都呈淡淡的红棕色,这一现象能有力地证明气体分子______。 15、一束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这是光的__________现象;在这七种颜色的光中,红、________、蓝三种颜色的光被称为光的“三基色”.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6、科技改变生活,大多数科技产品需要有半导体芯片的支持才能发展,目前领先全球的是5nm工艺芯片技术,5nm=________m。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为________cm。 1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如图所示: (1)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沛芹****ng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