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大同中学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答案).docx
立即下载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2025学年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大同中学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春天,河里冰雪消融的过程要吸热,是升华现象 B.秋天,早晨花草上形成露珠的过程要放热,是液化现象 C.夏天,雪糕周围冒“白气”的过程要放热,是汽化现象 D.水泥加水后搅拌成泥浆是熔化 2、如图所示,在下列底部连通、上端开口的容器中装有同种液体,当液体静止时,液面位置正确的是 A. B. C. D. 3、在研究滑动摩擦力时,小王利用同一木块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三次实验,当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则F1、F2、F3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F1>F2>F3 B.F1<F2<F3 C.F1=F2=F3 D.F1>F2=F3 4、大象可以用人类听不到的声音进行交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象发出的是次声波,频率低于人的听觉范围 B.大象发出的是次声波,频率高于人的听觉范围 C.大象发出的是超声波,频率低于人的听觉范围 D.大象发出的是超声波,频率高于人的听觉范围 5、一个正常发育的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 A.45t B.45kg C.45g D.45mg 6、关于密度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相同 B.把铁块压成铁片,其密度变小了 C.质量相等的两种物质,密度大的体积小 D.一种物质的密度与其质量成正比,与其体积成反比 7、我国研制的“亿航”自动驾驶载人飞行器具有垂直起降、定速巡航、空中悬停等功能.在一次试飞中,试飞员感觉地面“迎”他而来,这时飞机的运动状态是() A.垂直起飞 B.垂直降落 C.定速巡航 D.空中悬停 8、下列各组固体中具有确定熔点的一组是() A.冰铁海波 B.蜡铝玻璃 C.蜡玻璃沥青 D.冰铁沥青 9、如图所示,是用相同的加热装置对a、b、c三种固体物质持续加热时,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其中a、b是同种物质,a、c质量相同,则下列正确的是() A.t1~t2时间内物质a的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B.温度从T1升高到T2时,a物质吸收的热量比b多 C.b的质量大于a的质量 D.a的比热容大于c的比热容 10、如图所示是地面上的“倩影”,其形成主要是由于() A.光的色散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直线传播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1、甲、乙两个实心金属块,它们的密度之比是3:1,质量之比是5:2,甲、乙两金属体积之比是_________;如果甲截去五分之一,乙截去一半,甲、乙剩下部分的密度之比是_________。 12、如图可以表明,光在均匀的空气中是沿_____传播的,坐在不同位置的观众,都能看到银幕上的景物,这是光的_____现象。(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13、小明做“探究物质的熔化特点”实验时,绘制如图所示的图像,该物质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图像中BC段物质处于__________态,此过程中物质_________(选填“吸收”或“不吸收”)热量。 14、如图所示是一款家用寒暑表,它是利用______的原理制成的,当温度升高时,温度计内液体的质量______,温度计内液体的密度______。(以上两空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我们看到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是它们的_____,产生这种现象的原理是_____。“立竿见影”的“影”产生这种现象的原理是光的_____。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6、通过如图所示的探究,我们对太阳光有了更多的了解: (1)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如图甲所示,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只有用________色光屏(选填“白”或“黑”),我们才能看到七彩光带. (2)根据甲图________光的偏折能力强一些,若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入射,如图乙所示,则________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大. 17、(1)李明取来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发现分度盘如图甲所示。他应先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_____移动。如在测量过程中出现了甲图所示情况,应___________;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6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____g,酱油的密度为_____kg/m3.此法测出的酱油密度比真实值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3)为了避免测量中烧杯沾有液体的影响,李明又想到另一种方法测量酱油的密度,他添加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实验步骤如下

努力****凌芹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