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2025学年福建省平潭县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当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时,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能正确表示其传播方向的是 A. B. C. D.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B.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C.只要取平均值或使用精密测量工具就可以避免误差 D.误差是由于测量时没有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 3、“估测”是对过程和结果进行粗略估计的一种能力,下列估测与实际情况最接近的是() A.篮球从篮板上的篮筐落到地面的时间约为0.5min B.观察某支温度计时,估测它的分度值两刻度线之间宽度约是2.5×10-3mm C.本堂考试时考室内的温度大约是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的一半 D.一般成年人的步行速度约是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的三百分之一 4、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在0~10s内,甲同学比乙同学运动的快 B.甲、乙两同学出发后不可能相遇 C.在10s~20s内,乙同学是运动的 D.在0~10s内,乙同学的速度为10m/s 5、下列现象与各种物态变化的名称相对应的是() A.水正在慢慢地结冰——凝华 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液化 C.灯丝用久了,灯丝会变细——熔化 D.擦在皮肤上的酒精马上干了——汽化 6、如图所示,请你估测运动员从蹦床中心点跳起的实际高度大约是 A.0.2m B.1.7m C.4.5m D.10m 7、小明和小红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以大小相等的速度,同时向相反方向匀速行走,lmin后两人相距120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小明为参照物,小红的速度是2m/s B.以地面为参照物,小红的速度是2m/s C.以小明为参照物,小红是静止的 D.如果说小明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地面 8、体积为100cm3的冰熔化成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ρ冰=0.9×103kg/m3) A.质量不变,水的体积为90cm3 B.质量变大,水的质量为100g C.质量不变,水的体积为100cm3 D.质量变小,水的密度为1.0g/cm3 9、如图所示,身高1.7m的某同学站在平面镜前,平面镜AB长0.9m,该同学到平面镜的距离是2m。下列关于物、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同学通过此平面镜不能成完整的像 B.该同学在镜中的像到平面镜距离为2m C.该同学离平面镜越远,在镜中成的像越小 D.该同学能从平面镜中看到自己全身的像 10、某机器的能量流向如图所示,由此推测该机器可能是() A.太阳能热水器 B.电热水器 C.电动机 D.发电机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1、制作简易针孔照相机时,小华把圆筒插入底部中央开有小孔的易拉罐中,如图所示,圆筒上应使用____(透明/不透明/半透明)薄纸制成光屏,把“照相机”正对着点燃的蜡烛,光屏上会看到烛焰的像,这是由于光的____形成的,若发现烛焰的像偏向光屏下方,要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将蜡烛向____(上/下)移动 12、下图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路线,其中______是入射光线,折射角等于______度。 13、同学们在上课时,能从不同方向看到老师在黑板上所写的字,这是因为光发生了______反射的缘故。我们观察摆在窗台上圆形鱼缸中水里的鱼,看起来比真实的鱼要大,是因为圆形的鱼缸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看到的鱼是由于光_______现象而形成的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14、(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m/s;一束太阳光照射在平面镜上,光线与镜面的夹角60°则反射角___________ (2)如图甲所示,若一束太阳光照射在三棱镜上,在三棱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形成了彩色的光带,这是光的____________现象;电视机的遥控器能发射____________对电视机实现控制,它是一种不可见光。 (3)如图乙,小明测凸透镜焦距f时,将凸透镜正在太阳光,在透镜下方的白纸上呈现一光斑,测得光斑到透镜的距离为L,将透镜再远离白纸一段距离,发现白纸又出现了相同大小的光斑,则L_____________(选填“大小”、“等于”或“小于”)f。 15、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前一句以_________为参照物;后一句中以_________为参照物。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6、如图“探究平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实验小组用蜡烛、薄玻璃板、刻度尺等器材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玻璃既能反射光又能透光,便于________________; (2)选

书生****35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