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2025学年辽宁省辽阳市第九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经典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祖国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图中关于山河美景的描述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A.春天,冰雪消融 B.夏天,草叶上形成露珠 C.秋天,枝头挂满白霜 D.严冬,冰雕逐渐变小 2、在日常生活中,常用“高声大叫”、“低声细语”来形容人说话的声音,这里的“高”、“低”是指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3、对下列物理量的认识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托起两个鸡蛋的力约为10N B.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 C.初三学生百米成绩约为8s D.一个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kg 4、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处,如图示。小灯泡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在其左边出现的情形是() A.发散光束 B.平行光束 C.会聚光束 D.灯泡实像 5、下列图像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 B. C. D. 6、如图所示的工具可直接用于测量() A.长度 B.时间 C.质量 D.体积 7、小明同学在班级很是调皮,他总是模仿其他老师的声音,从物理学角度看,小明主要是模仿的是各位老师的() A.音速 B.音调 C.音色 D.响度 8、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分析正确的是:() A.AB段表示该物质温度逐渐升高,它的熔点也在升高 B.在第6min时该物质已全部熔化 C.该曲线可能是石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D.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9、下列关于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夏天,草叶上的露珠,属于液化现象,吸热 B.太阳出来雾散了,属于升华现象,吸热 C.春天,冰雪消融,属于熔化现象,放热 D.冬天,地面上的霜,属于凝华现象,放热 10、社会生活中密度用途很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农民常用一定密度的盐水进行选种 B.飞船尽可能采用强度高、密度大,性能优良的新材料制造 C.气体受热膨胀,密度变小,所以发生火灾时为了避免吸入燃烧后产生的有毒气体,人应贴近地面爬行 D.拍摄房尾倒塌伤人的特技镜头时,房屋构件的道具一般用泡沫塑料制作,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泡沫塑料的密度较小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1、如图所示,该物体长为______cm。 12、大量的观察、分析表明,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___产生的;体育课上清脆的哨声是通过__________传入我们耳中的。 13、如图,为某水文站设计的检测沱江河水位的示意图。光源S与光屏MN在同一水平面上,从光源S发出的一束方向不变、与水平面成45°角的光,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的P点处形成一个光斑,光斑的位置随水位的变化而变化。光屏MN在水中所形成的像是正立、(__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虚像;若光斑P向左移动了2.4m,那么,说明水位升高了(__________)m。 14、人们发现:将红光、______光和______光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后,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因此把这三种色光叫做色光的三原色。彩色电视机画面有丰富的色彩就是由这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15、童话世界里也有很多物理知识。图甲是鱼眼与人眼的结构示意图,我们观察发现:鱼眼晶状体的形状比人眼更加______一些(填“平”或“凸”)。象鱼这样的眼睛如果到陆地上观察物体,像将成在视网膜的______(填“前面”或“后面”),因此童话世界中生活在水里的美人鱼上岸后,若要看清远处的物体,应该配戴______(填“近视眼镜”或“远视眼镜”);乙图中小红帽能分辨出说话的不是外婆,是根据声音的______来判断的;丙图中白雪公主手上的毒苹果______(填“发出”、“反射出”或“折射出”)诱人的红色光,使她上当受骗。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6、做分组实验时,老师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单,下面是做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时的实验报告单(摘要)。请你将报告中的问题补充完整。 (实验目的)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_______ (实验器材)小车、_______、_____、斜面、金属挡板、长方体木块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数据)将表中数据补充完整。 测量的物理量AB段BC段AC段路程s/cm4556101时间t/s32.85.8平均速度v/(cm·s-1)________________17.4(实验分析) (1)小车全程做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运动; (2)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长些,应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斜面的坡度。 17、如图所示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1)实验前,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焦距分别为10cm和30m两个凸透镜

慧红****ad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