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2025学年黑龙江省尚志市田家炳中学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只要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学校附近禁止鸣喇叭,是从防治噪声产生方面来控制噪声 C.不同乐器演奏同一首歌曲,我们能根据音调分辨出所用乐器 D.蝙蝠在飞行时靠超声波探测障碍物和发现昆虫,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2、下列物理知识与实际应用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A.红外线——验钞机 B.次声波——B超 C.超声波——声呐 D.紫外线——夜视仪 3、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冰雪消融 B.白雾茫茫 C.霜挂枝头 D.大雪纷飞 4、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图中方框内的数字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时:分: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保持较大的坡度 B.实验中误差的主要来源是小车通过的路程的测量 C.根据图中的信息可知小车从B点到C点所用的时间tBC=2s D.如果小车到C点后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AC会偏小 5、站台前停着甲、乙两列火车,当甲车开动时,乙车上的乘客会觉得自己乘坐的火车向相反方向运动,它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站台 B.甲车 C.乙车 D.乘客自己 6、如图右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铅块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钩码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这个实验说明了() A.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C.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D.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7、我国已成功实现三次载人航天飞行,在飞船发射升空阶段航天员被固定在座舱内.选取下面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时,航天员在此阶段是静止的 A.飞船的座舱 B.天空中的云朵 C.地面上的发射架 D.太平洋上跟踪监测的测量船 8、我国的诗词歌赋中有许多蕴含丰富的热学知识的句子,下列对其解释正确的是() 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秋城海雾重,职事凌晨出”——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C.“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D.“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9、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辆小车向右运动过程的频闪照片,它反映了两辆小车运动路程和时间的对应关系,以下对甲、乙两辆小车的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A.小车甲做变速运动,小车乙做匀速运动 B.小车甲做匀速运动,小车乙做变速运动 C.小车甲、乙都做匀速运动 D.小车甲、乙都做变速运动 10、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如图所示的m-V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量杯质量为40g B.该液体密度为1.25g/cm3 C.该液体密度为2g/cm3 D.该液体密度为1g/cm3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1、(1)如图所示,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它们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______; (2)在干燥的季节,穿着的化纤衣服很容易粘灰尘,这是衣服因为摩擦而带了电,而带电物体具有______性质; (3)如图所示,把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它们会相互吸引的原因是______。 12、同学们在考场里,能从不同方向看到监考老师在黑板上所写的“本堂考试科目:XX;考试时间:XX”等提示语,这是因为光发生了_________反射,光污染是由于光的_________反射现象引起的。 13、如图所示,用扳手拧螺母,手握在扳手的A处比B处更省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它的______有关。大部分螺母顺时针用力可以拧紧,逆时针可以拧松,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还跟力的____有关。 14、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是______℃.如图所示,测得一枚纽扣的直径是_____cm. 15、制噪声有三种途径,下面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哪一类: 摩托车上安装的消声器,这是__; 城市道路旁安装隔音板,这是__; 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这是__。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6、如下图所示,某小组同学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 (1)本实验依据的原理是____。(用公式表示) (2)图中AB段的距离sAB=40cm,测得小车经过AB段和AC段的时间tAB=2.6s,tAC=3.8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____AC段的平均速度vAC(选填“>”“<”或“=”)。 (3)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

文阁****23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