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上海市浦东区第四教育署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调研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短跑运动员5s跑了50m,羚羊奔跑速度是20m/s,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km/h,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A.汽车、羚羊、运动员 B.羚羊、汽车、运动员 C.运动员、汽车、羚羊 D.运动员、羚羊、汽车 2、移动硬盘能够贮存信息,是利用了物质的() A.硬度 B.磁性 C.导电性 D.导热性 3、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在平面镜上放置一块硬纸板,纸板由可以绕ON转折的E、F两部分组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反射角 B.让光贴着纸板入射,从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漫反射 C.若入射光线与镜面垂直,则不会有反射光线 D.以法线ON为轴,将硬纸板的F面向后偏折,这时在F面上看不到反射光线OB,这是因为没有发生反射现象 4、通过实验,得到了a、b、c三个实心体的m-V图象如图,分析图象可知() A.a物质的密度最小 B.b物质的密度是c的两倍 C.a物质的密度是c的三倍 D.b物质的密度是1.2×103kg/m3 5、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冰雪消融 B.白雾茫茫 C.霜挂枝头 D.大雪纷飞 6、物理学中常用图像表示规律。下图中,能够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图像是() A. B. C. D. 7、把一个铁球放入盛满酒精的杯子中(铁球全部浸在液体中),从杯中溢出8克酒精,若将该铁球放入盛满水的杯中时,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是()(ρ酒精=0.8×103kg/m3) A.大于8g B.小于8g C.等于8g D.都相同 8、用一把尺子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一般要测量三次或更多次。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减小由于估测而产生的误差 B.减小由于刻度尺不精密而产生的误差 C.避免测量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D.减小由于观察时视线倾斜而产生的误差 9、如图所示,小明将一个生鸡蛋放入桌面上盛有清水的烧杯中,然后从不同的位置观察鸡蛋,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A.看到的鸡蛋比实际小一点 B.看到的鸡蛋比实际大一点 C.看到的鸡蛋都是虚像 D.看到的鸡蛋比实际的浅一点 10、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了几组数据并绘出了m-V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液体密度为2g/cm3 B.该液体密度为1.25g/cm3 C.量杯质量为40g D.60cm3的该液体质量为60g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1、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小明早上照例测量体温后,用力甩了甩体温计,随即将体温计放在窗台上,上学去了,晚上回家后发现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_(如图所示),他以此判断今天的最高气温______(选填“≤”或“≥”)体温计的示数,其理由是______。 12、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通过灯L的电流方向是从________到________.(填A或B) 13、如图甲所示,在液体的表面上,某些能量较大的分子能克服液体内其他分子的束缚而“飞离”液体表面,这就是________;如图乙所示,在液体内部,有一些分子由于获得足够的能量,摆脱其他分子的束缚,进入液体内部的小气泡中,从而使小气泡逐渐变大并上升到液面,气泡破裂,其中的水蒸气“飞”到空气中,这就是________.(选填汽化的两种方式中的一种) 14、我们常用“频闪照片”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图(a)所示,记录了甲、乙两个运动小球每隔0.02秒的不同位置;甲球在做______,在底片记录的时间内,____球运动快,(b)图中的图象描述的是_____球的运动。 15、依据表中提供的数据,水银在-40℃时的状态是_________;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长城站的平均气温为-25℃,最低气温可达-88.3℃,在南极长城站测量室外气温时应选用_______温度计(选填“酒精”或“水银”)。 熔点沸点酒精-117℃78.5℃水银-38.8℃357℃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6、为了研究眼的成像原理,物理兴趣小组研制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水透镜模拟眼的晶状体,通过注水或抽水可改变水透镜凸度大小。光屏和水透镜固定在光具座如图所示的位置点燃蜡烛后,调节水透镜凸度,直至光屏上成一个清晰倒立、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若将点燃的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要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左”或“右”)移动。若不移动光屏则应对水透镜_____(选填“注水”或“抽水”)。 17、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将凸

努力****爱敏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