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云南省玉溪市名校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经典模拟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古人称黄河是“一石水,六斗泥”,经测定黄河水每立方米的平均含沙量约为35kg,合每立方厘米含沙量约为() A.35g B.3.5g C.3.5 D.3.5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图中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焦距可能是15cm B.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也会向下移动 C.蜡烛移到15cm刻度,要向右适当移动光屏才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 D.保持蜡烛不动把凸透镜移到35cm刻度,光屏即使不动也可以重新出现清晰的像 3、某大学两位研究生从蚂蚁身上得到启示,设计出如图所示的“都市蚂蚁”概念车.这款概念车小巧实用,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下列关于正在城市中心马路上行驶的此车说法正确的是() A.以路面为参照物,车是静止的 B.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车是静止的 C.以路旁的房屋为参照物,车是运动的 D.以车内的驾驶员为参照物,车是运动的 4、祖国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图中关于山河美景的描述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A.春天,冰雪消融 B.夏天,草叶上形成露珠 C.秋天,枝头挂满白霜 D.严冬,冰雕逐渐变小 5、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下面给出的生活中常用物品工作时原理与此现象相同的是 A.投影仪 B.照相机 C.放大镜 D.望远镜 6、下列估测中,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A.成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5m/s B.人头发丝的直径约为1mm C.学校眼保健操的时间约为15min D.小华的100m短跑成绩约为6s 7、如图所示是人和蝙蝠的发声及听觉频率范围,根据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昆虫翅膀2s内振动了600次,人不能听到该频率的声音 B.人是发不出蝙蝠所发声音的音调的,人也听不到蝙蝠所发最高频率的声音 C.某媒体报道说“蝙蝠发出声音时翅膀每分钟振动10000次”,这一说法是可信的 D.人发出的最低频率的声音只要响度达到100dB以上,蝙蝠是可以听到的 8、某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先后使烛焰位于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实验后他归纳出以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使烛焰位于a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 B.使烛焰位于c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 C.使烛焰位于b点时,成缩小的实像 D.使烛焰位于d点时,成放大的实像 9、已知铝的密度小于铜的密度,分别用铝和铜做一个实心球,下面情况不可能的是 A.铝球的体积和质量都比铜球的小 B.铝球的体积和质量都比铜球的大 C.铝球的体积大于铜球的体积,但铝球比铜球轻 D.铝球的体积小于铜球的体积,但铝球比铜球重 10、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筷子在水面处“折断” B.山在水中形成“倒影” C.手在屏上形成“手影” D.雨后天空中出现彩虹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1、每年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这是提醒大家关注眼睛健康的国家节日。近视眼的成像示意图是如图的________图,应该佩戴由________透镜制成的眼镜来矫正。 12、选取不同的参照物,判断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是不同的。() 13、如图甲所示电路中,闭合开关S,电流表A1与A2指针指示的位置均如图乙所示,通过灯泡L1的电流为___________A,L2的电流为___________A。 14、如图是以相同速度、向同样方向前进的卡车和联合收割机.若以地面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___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下同)若以卡车为参照物,联合 收割机是______的. 15、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打到光电屏(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行处理)上来显示液面高度.如图所示,与液面夹角为45°的光束经液面反射后在光屏上形成光点S1,一段时间后光点由S1移到S2时,且S1S2的距离为4cm,则该液面_____(选填“上升”、或“下降”)的高度为_____cm.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6、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表格图象: 请利用表格中的数据,用描点法画出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 (_____________) 时间/min01234567温度/℃9092949698999999(2)结论方法:水沸腾过程中,温度______,这个温度叫做水的沸点,上述实验中水的沸点为______℃,实验中通过加热的时间来体现水吸收的热量的多少,应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法。 17、

Ja****23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