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蜀西实验学校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检测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使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的实验中,下列哪一项是不必要的 A.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面上 B.调节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上 C.称量时,左盘应放置被测物体,右盘放置砝码 D.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时,一定要等指针完全静止下来 2、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且温度保持不变的是() A.蜡熔化成蜡油 B.早晨大雾渐渐散去 C.冰熔化成水 D.游泳后刚上岸身体感觉特别冷 3、“小明,上学啦!”家住一楼的小强大声喊着三楼的小明,邀他一起上学。对这一过程中的声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小强的喊声大,说明他的声音的音调高 B.小强的喊声越大,他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越大 C.小明从喊声中听出是小强,他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D.小明的妈妈提醒他下楼时脚步要轻些,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4、图中正确表示像与物关系的是() A. B. C. D. 5、长春冬天人们在室外说话时,能看到呼出的“白气”。这些“白气”形成的物态变化是() A.液化 B.汽化 C.升华 D.熔化 6、2017年4月,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并与“天宫二号”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如图所示,对接完成后,若认为“天舟一号”处于静止状态,则选取的参照物是() A.“长征七号” B.“天宫二号” C.文昌航天发射场 D.地球 7、下列关于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反射现象中光只在一种物质中传播,而折射现象中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 B.反射过程中光速不变,而折射后光速减小 C.反射后光的传播方向改变,折射后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 D.如果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那么一定是发生了光的折射 8、下列作图正确的是() A.光的折射 B.平面镜成像 C.光的折射 D.通过透镜的光线 9、如图所示自行车的各个部分中,减小了有害摩擦的是 A.车胎 B.车把 C.车轴 D.脚踏板面 10、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 A.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 B.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白汽” C.冬季,堆在户外的“雪人”没熔化却变小 D.夏天,晒的湿衣服逐渐变干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1、如图是三个晶体物质的熔化、凝固图象。可以判定熔点最高的是物质_________(选填a、b或c)。b物质的质量_________c物质的质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2、汾河上的摄乐桥为生态太原再添一道靓丽的城市风景线。如图所示,平静湖面产生反射现象时,忽略的次要因素是_________,突出考虑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可以将平静的湖面看成平面镜模型。美轮美奂的摄乐桥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________像,我们看到的像较暗是由于______造成的。 13、当我们站在一块大镜子前时,通过镜子看到的是自己的_____(填“实”或“虚”)像,当我们走近镜子时,像的大小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两位同学站在镜子前,可以通过镜子互相看到对方的面孔,表明了光路是_____。 14、用手把一块橡皮捏扁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选填“运动状态”或“形状”,如下图所示,用细线拴住,使橡皮绕手做圆周运动,如果这时橡皮所受的力都突然消失,橡皮将做_____运动。 15、如图所示,用手拨动钢尺,发出声音.声音是由钢尺__________产生的,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声音的_________发生改变.钢尺的振幅越大,声音的_________越大.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6、小明想用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①厚为2mm的玻璃板;②厚为8mm的玻璃板;③直尺;④光屏;⑤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A、B;⑥白纸。 (1)实验前应选玻璃板______;(填器材前的序号) (2)将蜡烛A竖直放在水平桌面的坐标纸上,点燃蜡烛A,观察发现:玻璃中A的像A'偏高且倾斜。在图甲所示的a、b、c三种情况中,______图是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3)拿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来回移动,发现蜡烛B与像A'完全重合(如图乙所示),说明平面镜成______(填“等大”或“放大”)的像。记录物像的位置A、A'多次实验后,记录情况如图丙所示,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4)小明在B和玻璃板之间竖直放置一张不透明的白纸,他在A侧只能观察到______(填“像A′”或“蜡烛B”)。这说明像是由于光的______(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 1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

慧红****ad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