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四川省泸县五中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在图中的方框中)之后折射光线的传播方向,方框内是凸透镜的是() A. B. C. D. 2、穿轮滑鞋的小红因推墙而运动,对此现象中相关物理知识分析正确的是() A.小红相对于墙是静止的 B.小红对墙的力小于墙对小红的力 C.力改变了墙的运动状态 D.力改变了小红的运动状态 3、“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雾凇场,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D.“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4、下列估算最符合实际的是() A.人体正常体温大约是35oC B.初中生的大拇指甲的宽度大约是50mm C.课桌上的笔落到地上用时约为0.5min D.正常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5km/h 5、如图所示,将弹簧测力计A、B的挂钩挂在一起,然后用手水平左右拉弹簧测力计的圆环使其保持静止状态,当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为3N时,则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及右手对弹簧测力计B的拉力大小分别是() A.3N、3N B..3N、6N C..0N、6N D..6N、3N 6、灯带在装饰材料中杯广泛应用。芳芳同学在研究其内部结构时发现,灯带中的灯串联后经电流适配器接入照明电路,如图所示。她取下一只灯接在电池两端,灯不亮,对调电池正负极后灯亮了,但用手触摸几乎不发热。以下推断符合上述事实的是() A.一只正常工作的电压是 B.灯带中一只灯断路后其它灯还亮 C.灯工作时主要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 D.灯具有单向导电性 7、“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节选自一代伟人的《卜算子·咏梅》,请你指出包含了凝华这种物态变化的一项是() A.风雨送春归 B.飞雪迎春到 C.已是悬崖百丈冰 D.犹有花枝俏 8、如图所示,利用手机的“音量软件”测量音叉发出声音的声强级,若保持手机与音叉的位置和距离不变,当两次测试时,显示的声强级由40dB变为60dB,说明音叉振动的() A.振幅变大 B.振幅变小 C.频率变大 D.频率变小 9、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运动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让小车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运动,关于小车通过前半段路程s1、后半段路程s2和全程s的平均速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A.小车通过s1的平均速度最大 B.小车通过s2的平均速度最大 C.小车通过s1的平均速度大于通过s的平均速度 D.小车通过s2的平均速度小于通过s的平均速度 10、自行车轮胎在充气时,轮胎内气体的密度和质量的变化是 A.质量和密度都不变 B.质量和密度都变小 C.质量和密度都增大 D.质量变大密度变小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1、戴着眼镜的小杰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会蒙上一层小水珠,这是通过______的方法可以使气体______;小杰的哥哥买了一条领带,此领带有很强的自洁性能,不沾水也不沾油,由此可见,领带是利用______材料制成的。 12、小明每天从小区门口乘公交车上学,如图所示为小区内的场景,图中A是禁鸣标志,禁鸣是在_________处控制噪声;图中B是汽车限速标志,它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_,细心的小明发现:无论是盛夏还是寒冬,在装有空调的公交车玻璃窗上常附有小水珠,小水珠是水蒸气__________形成的;冬天,水珠常常出现在车窗的__________(选填“内侧”、“外侧”或“内、外侧”)。 13、周末小李同学放学坐车回家,只见两边的树木往后退,这是他以_____为参照物,如果以他乘坐的车为参照物,则小李是_____的(填“运动”或“静止”)。 14、发电机发电时将______能转化为电能,手机电池在充电过程中将______能转化为化学能。 15、计算速度的公式是___________,其中s表示___________,t表示___________,v表示___________。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6、如下图是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图。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可沿ON向前或向后折的纸板竖直立在平面镜上,ON垂直于镜面。 (1)一束光贴着纸板沿EO射到O点,光将沿OF方向射出,如果把纸板ON的右半边向后折,反射光线将_____(选填“可见”或“不可见”);如果入射角为,则反射角的大小是_____; (2)课后,某同学利用同一套实验器材,选择入射角分别为、、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

猫巷****松臣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