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北京天安门广场升国旗时,护旗队员每一步行进的距离是 A.75mm B.75cm C.75dm D.75m 2、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时,把光屏移动到距离凸透镜12cm处,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缩小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A.5cm B.10cm C.15cm D.20cm 3、下列关于误差和错误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测量中的误差和错误都是可以避免的 B.测量中的误差和错误都是不可避免的 C.测量中的误差是由于未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 D.改进实验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减小误差 4、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质量的大小与地理位置无关 B.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体积大的密度小 C.冰熔化成水,密度变小 D.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5、在我国首次“太空授课”中,女航天员王亚平制造了一个小水球,我们看到了她在水球中的“倒影”,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倒影”不能成在光屏上 C.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 D.若王亚平距水球变远,“倒影”会变大 6、忽略空气对物体的作用时,被抛出去的篮球在空中的受力情况是() A.只受到重力 B.受到手对它的作用力 C.受到重力和手对它的作用力 D.受到重力和前冲力 7、声音在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下列哪个因素会发生变化() A.声速 B.音调 C.响度 D.音色 8、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正确的是() A.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熔化放热 B.盛夏,草叶上形成“露珠”﹣液化放热 C.深秋,枫叶上形成“霜”一凝华吸热 D.严冬,树枝上形成“雾凇”﹣凝固放热 9、“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的“手影”,剧院放映的“电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春游时留下美好记忆的照片“摄影”等,下列的“影”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手影——光的直线传播 B.摄影──光的反射 C.电影──凸透镜成像 D.倒影──平面镜成像 10、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物质的密度比水大 B.甲物质和乙物质的密度之比是 C.质量为的甲物质的体积为 D.当甲和乙两物质的质量相同时,乙物质的体积较大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1、放电影的银幕用粗糙的白布做成,这是利用光的_________(选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使影院里坐在不同位置的观众均能看到画面,并且白布能______________颜色的光,使观众能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 12、3D打印技术为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有些飞机上就装有3D打印的钛合金零件,3D打印是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使钛合金粉末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熔化成液态,然后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型。设计师将3D打印技术与医用B超相结合,给孕妇腹中胎儿打印了1︰1的3D模型(如图所示),B超是一种声波,它的频率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0000Hz。 13、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______;红、蓝、________叫做光的三原色。 14、在图中,利用A组器材,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准确测量液体压强的大小;利用B组器材,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研究连通器的特点;利用C组器材,_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15、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斜放着一个平面镜M,桌面上的小球按图示方向滚动。要使小球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沿竖直方向下落,则镜面与桌面间的夹角α应为______。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6、小明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刻度尺、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 (1)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_________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4)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像的大小________。 (5)小明多次改变点燃的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进行实验,这样做的目的

含秀****66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