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安徽省合肥市四十二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发生的现象是() A.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B.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 C.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 D.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2、黑暗的房间里有两盏电灯,只有一盏灯点亮,但人能看到未点亮的灯泡.以下对于“看到未点亮灯泡”所画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A. B. C. D. 3、从古到今,人们在对宇宙探索的历程中,形成了多种宇宙观。下列关于宇宙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就是宇宙的中心 B.宇宙是天圆地方的 C.宇宙中有众多像太阳一样的恒星 D.太阳就是宇宙的中心 4、如图所示,雨后的莲叶上,“露珠”颗颗。尚老师竟然在一颗硕大圆圆的“露珠”中,看到了周围景物清晰明亮、微小绝伦的“倒景”!图中与其光学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A. B. C. D. 5、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把一个物体放在此凸透镜前50cm处,则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等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6、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可能是蜡 B.在BC段,该物质温度不变,因而不吸热 C.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10min D.在t=5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7、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人和一些动物的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 A.人发声频率范围是20~20000Hz B.人发声的音调比蝙蝠高 C.狗不能听到超声波 D.大象发声频率不在蝙蝠听觉频率范围内 8、下列物体的质量最接近1kg的是() A.一个苹果 B.一只成年的鹅 C.两个篮球 D.装满书的书包 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戴耳罩是从声源处控制噪声 C.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3×108m/s D.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响度不同 10、劳动人民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留下了许多有名的谚语、俗语.下列是对有关相应物理本质的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A.“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因为声音的反射结果 B.“真金不怕火炼”﹣﹣金的熔点低于一般炉火火焰温度 C.“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D.“潭清疑水浅”﹣﹣光的折射现象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1、小明为判别直径相同的两透镜的类型,分别将它们正对太阳,把一张纸放在它的下方,在纸上得到相应的光斑,透镜与光斑的大小如图所示(d1<d<d2)。其中形成甲光斑的是_____(凸/凹)透镜,判断的理由是_____,为了判断形成乙光斑的是哪种类型的透镜,小明将透镜远离纸片,观察光斑的大小一直变大,由此小明判断此透镜_____是凹透镜(一定/可能/一定不)。 12、2014年10月8日我国上空出现罕见的月全食天象奇观。月食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它的形成是由于______;如图(甲)所示,发生“月食”时太阳、地球、月球应处在同一直线上,则地球应在图中______所示的位置。(选填“甲”或“乙”)。如图(乙)是小明用相机拍摄了的美丽的月食图像,刚好小华在湖边玩耍时也看到的了河水中的“红月亮”,已知河水深为2m,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约为3.8×105km,小华看到的“红月亮”到水面的距离为______km。 13、在澳大利亚,几名摄影爱好者手持水下照相机,在水中拍摄到海面上冲浪人在碧海蓝天下壮观的冲浪美照,如图所示。照相机镜头相当于_____镜;一般情况下海水的密度_____(填“大于”、“等于”、“小于”)纯水的密度;摄影爱好者在海面下向上看时,看到的“冲浪人”比实际位置要_____(填“高”或“低”)一些。 14、一束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5°,此时入射角为____度;反射角为_____度;我们能从教室的不同方向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是因为光经过黑板的粉笔字发生了____反射的缘故。 15、如图甲、乙是镜头焦距不同的两架相机,它们所用的底片规格是相同的.分别用它们在同一位置拍摄同一景物。我们可以判定在图中,照片_________是用相机甲拍摄的,照片_____________是用相机乙拍摄的。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6、小利和小华合作测小车的平均速度。他们设计了如图14所示的实验装置,将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上端A点由静止释放到达B点,用电子表记录小车的运动时间,图中方框内的数字是电子表两次测量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 (2)测得小车的平

美丽****ka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