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山西大附中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2016年1月23日晚,深圳市气象台发布了梧桐山的天气信息图片(如图所示),这是最近20年间深圳录得的最低气温。关于图片中信息的解释正确的是() A.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雪的形成过程中会放出热量 C.云是地表的水在蒸发时上升到空中的水蒸气 D.预报的最低气温读作“摄氏零下1度” 2、有两支用后都没有甩过的体温计,它的示数都是,分别用来测量两位病人的体温.若两位病人的实际体温分别是和,那么这两支体温计的示数分别为 A.37.5℃、38℃ B.37℃、38℃ C.37.5℃、37.5℃ D.37℃、37.5℃ 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生地震时,利用仪器接收超声波来确定地震的位置 B.水中倒立的花样游泳运动员随着音乐表演,说明水能传声 C.从高音喇叭里传出来的歌曲一定不是噪声 D.高速公路两旁设置隔音板,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4、如图所示自行车的各个部分中,减小了有害摩擦的是 A.车胎 B.车把 C.车轴 D.脚踏板面 5、关于“质量和密度知识”的理解,你认为其中有几句描述是正确的?() ①物体所含的物质越多,质量一定越大;②密度越大的物体,质量越大;③密度大小等于质量跟体积的比值;④ρ=可知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⑤不同种类的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一般不同;⑥物体的质量和密度都不随状态、位置、形状的变化而变化 A.4 B.3 C.2 D.1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固体熔化时会吸收热量,温度却不一定升高 B.发生热传递时,能量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 C.一根铁棒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间只存在引力 D.内燃机的压缩冲程,主要通过热传递增加了汽缸内物质的内能 7、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成都三环路限速950km/h B.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为2.5cm的固体颗粒 C.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 D.人体感觉适宜的温度约为23℃ 8、如图所示,水池墙壁的射灯射出一束光线射到水池底部,在P处形成一光斑,在向水池里逐渐加满水的过程中,光斑将() A.一直向左移动 B.先向左移动再回到P点 C.先向右移动再回到P点 D.一直向右移动 9、小明同学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先后4次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各次测量值分别记25.46cm、25.45cm、25.66cm、25.47cm,则这个物体长度的测量值应取() A.25.455cm B.25.46cm C.25.496cm D.25.47cm 10、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关于眼睛及其视力矫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凹透镜 B.物体通过晶状体所成的像是虚像 C.矫正近视眼所配戴的眼镜镜片是凹透镜 D.远视眼看不清近处景物,是因为成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1、某物理老师改编了清代文人郑板桥的《咏雪》,“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水中皆不见。”其中飘落的雪花是由水蒸气_________形成的,雪花飞入水中不见的原因是雪花_________了。(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12、实验桌上有两块完全相同的玻璃板,其上分别滴有等量的、表面积相同的水,小明加热其中一块玻璃板,如图所示,观察两板变干的快慢.小明探究的问是:水蒸发的快慢与____是否有关. 13、李刚同学在配制盐水时,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放在“0”刻线上,发现指针指在刻度盘中线的左侧,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填“左”、“右”),天平调平后,其他操作都是正确的,称盐的质量时使用的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a所示,用量筒量出水的体积如图b所示,然后将盐倒入量筒中,待盐完全溶解后,量筒中液面的位置如图c所示,由此可知盐的质量是_________g,水的体积是_________cm3。配制盐水的密度是_____kg/m3。(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4、甲图为电影放映机,其成像原理如图乙所示。为让观众看到清晰的实像,应将胶片放在距离透镜_____的位置(选填序号:①一倍焦距以内、②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③二倍焦距以外);当所成的像没有铺满荧幕,若保持荧幕位置不动,应将放映机向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同时适当的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镜头到胶片间的距离,才能得到清晰的图象。 15、晴天时,在树荫下的地面上看到圆形的小亮斑,这是光的______形成的;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______m/s.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6、如图,小莉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1)实验过程中,当

一吃****仪凡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