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5年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范大附属中学物理八上期中联考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物态变化的产生,需要吸热的是() A.夏天的早晨,草地上出现露珠 B.初冬,河面开始结冰 C.冰冻的衣服过一段时间变干了 D.早晨,室外大雾弥漫 2、人们常说“铁比棉花重”,这句话实际上是指() A.铁块的质量比棉花的质量大 B.铁块的密度比棉花的密度大 C.铁块的体积比棉花的体积大 D.拿起铁块一定比拿起棉花费力 3、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A.铁块很难压缩—分子间存在斥力 B.物体受热膨胀—分子体积变大 C.气体易被压缩—分子间距离大 D.水加糖变甜—分子不停地运动 4、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手影 B.水中倒影 C.铅笔“折断”了 D.日食 5、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其应用中有以下说法: ①平面镜所成的是等大的虛像; ②潜水艇上的潜望镜用到了两片平面镜; ③平面镜所成的像不能用照相机拍摄,因为这个像是虛像; ④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通常选用较薄的透明玻璃板进行实验。 对这些说法,判断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都正确 B.①②③正确,④错误 C.①②④正确,③错误 D.①④正确,②③错误 6、如图所示,甲、乙、丙是三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将质量相等的酒精、硫酸和盐水分别装在这三个容器中,已知ρ硫酸>ρ盐水>ρ酒精.甲、乙、丙三个容器依次分别装的是 A.硫酸、盐水、酒精 B.盐水、酒精、硫酸 C.酒精、硫酸、盐水 D.硫酸、酒精、盐水 7、小明站在岸上看水里的鱼,关于他看到的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是比鱼的实际位置低的像 B.是鱼的虚像 C.是光从空气进入水中发生折射形成的 D.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 B.声音的音调与物体的振幅有关 C.利用次声波可以确定鱼群位置和海水深度 D.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20°,则入射光线跟镜面的夹角为30° B.汉丰湖水中的倒影是倒立的虚象 C.物体通过平面镜成的是正立等大的实像 D.光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108m/s 10、在2018年冬奥会上有11种不同类型的机器人为冬奥会服务,如图所示,智能机器人能和运动员进行对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机器人发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 B.机器人发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根据音色的不同能区分机器人和运动员的声音 D.机器人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1、光在__________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下列物体中不是光源的是_______(填序号)。 ①闪电②太阳③月亮④亮着的灯 12、如下图所示,是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同向行驶的运动图像,由图像可知:若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丙车相对于甲车的运动状态是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经过5s后甲、乙两车相距____m。 13、钢水浇铸成工件是_______现象,冬天早晨地面霜的形成是_______现象;箱子中的卫生球经过一段时间变小,甚至没有了,是________现象.(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14、甲、乙两个物体的质量相同,它们的体积之比是3﹕2,则它们的密度之比是______;如果将甲物体截去三分之二,乙物体截去三分之一,则它们的密度之比是______。 15、人造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是___________的,相对于太阳是___________的。(选填“静止”或“运动”)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6、如图甲所示,是小宇设计的“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装置,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乙. (1)水的沸点是__℃. (2)实验时大气压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 (3)为了缩短把水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请提出一条可行的措施_________. 17、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较明亮、较黑暗)环境中进行; (2)实验时应选用______(填“较厚”或“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玻璃能透光,便于确定______; (3)在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______(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进一步

建英****66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